新华网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2月7日电 南京博物院近期完成了对宜兴西溪遗址的第二次发掘,自2003年5月至今的两次考古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太湖流域发现了大面积多层次的干栏式房屋建筑遗存,同时对地质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胥溪河(长江的另一条入海通道)的形成年代提供了考古学背景解释。
发掘结果表明,西溪遗址主要遗存年代跨度为距今7000-6000年左右,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遗存约为7000-6300年,相当于马家浜文化的早中期,是太湖地区年代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晚期遗存约为6300-6000年,相当于马家浜文化的晚期。考古人员在西溪遗址发掘出了釜、豆、钵、甑、器盖、器座等大量陶器和穿孔石斧、石锛、石凿等石器,以及各类玉器、骨器和动物标本等。出土文物中惟妙惟肖的母背子羊陶塑、形象逼真的鱼形刻划图案,说明西溪先民不但有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还有高雅古朴的艺术追求。
考古现场发现了多层次大面积分布的密集柱洞,专家分析,这与高出地面的立柱架梁铺板建屋的干栏式建筑关系密切。这是长江下游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首次发现干栏式建筑以来,在太湖地区的又一次重要发现。这种建筑形式类似于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表明当时太湖地区气候非常潮湿。此外,经筛选发现的种类繁多的鹿、猪、龟、鼋、鱼类动物遗存及红烧土块中夹带的水稻谷壳印痕,对研究当时的生存环境、食物结构、生计方式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炭化稻米的发现对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农业起源、稻作农业的开展以及太湖地区史前农业规模、耕作方式等课题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
有趣的是,考古人员在西溪遗址发现了大面积深厚的蚬蚌螺蛳类遗存,在2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平均堆积厚度达0.5米,最厚处超过1.4米。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古人在大量食用这类动物的同时,将其外壳砸碎后掺入陶土中烧制陶器,还将它们堆垫在生活区,不断抬高居住区的居住高度。有的甚至直接在上面建造红烧土地面建筑或铺垫在房址的周围,以达到防水防潮防湿的目的,这在中国新石器时*古中非常罕见。
此次考古通过对出土文物和西溪先民文化交流方式的研究,对地质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胥溪河(长江自芜湖开始往东经由高淳、溧阳、宜兴的入湖入海通道)的形成年代提供了考古学背景解释。专家认为,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还存在另一条自西往东的入海通道,太湖西部地区的先民已利用这条水路要道同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居民发生了广泛而密切的接触和交流。
孙洁摘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