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洪蔚)英国《自然》杂志5月4日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朱敏研究员、美国肯恩大学教授于小波等人,在硬骨鱼类起源与演化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成果,提供了研究硬骨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关键特征,揭示了辐鳍鱼类和肉鳍鱼类共同祖先的形态模式以及整列层结构的逐步产生过程。
硬骨鱼类,或者说硬骨脊椎动物,包括辐鳍鱼类和肉鳍鱼类(包括空棘鱼类,肺鱼类以及它们登上陆地的后裔——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现生硬骨鱼类或硬骨脊椎动物大约5万个物种,占脊椎动物的现生物种数的98%,其中辐鳍鱼类和四足动物各占一半。现生肉鳍鱼类和辐鳍鱼类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形态鸿沟,桎梏了对于硬骨鱼类的起源与演化的研究。近年来,对于早期辐鳍鱼类及早期肉鳍鱼类化石的研究,虽然缩短了两者之间的形态差距,但是并没有消逝硬骨鱼类两大支系之间的巨大鸿沟。对于肉鳍鱼类如何产生覆盖在膜骨表面的整列层结构,更是一个未解之谜。
化石证据是开展硬骨鱼类起源与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朱敏领导的研究小组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化石证据的寻找。
在2001年和2002年云南曲靖的野外工作中,朱敏等人获得了大量的硬骨鱼类化石材料。其中有4件标本产自距今约4.05亿年前的早泥盆世地层中,其颅顶甲特征与原始辐鳍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