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蛋龙最初是在蒙古国发现的一类兽脚类的恐龙,这种恐龙的个头不很高大,仅有2米长左右,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在它的面部有一个很突出的像弯弓似的扁嵴,样子看上去很凶,它的前肢虽短小,但爪却十分灵敏、锋利,功能已经明显地由单一行走退化成为抓撅食物和从事协助性的运动,它们较为繁盛和兴旺的时期在白垩纪的晚期,濒临恐龙灭绝的日子里。尽管样子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生存延续的时光也比较短暂,但它的名字却早已广为人知,特别是在恐龙一族中更是家喻户晓,其中的缘由估计十之八九是因为它那不大光彩的称呼,于是人们便不自觉地、自然而然地和它认识并对它有所了解。
图1:长期以来,人们以为窃蛋龙就是这样为生的。
还是在1923年,美国的中央亚细亚考察团十分惊喜地在蒙古国西南的戈壁滩上第一次发现了珍稀的窃蛋龙骨架化石,接着紧随之出土的化石是在骨架下方还有一窝恐龙蛋化石和化石点附近有大量的原角龙化石,一时间里这一消息令世界古生物界十分震惊。后来,负责这项课题研究的美国恐龙专家奥斯朋对这件化石进行了科学细致的研究,认为这种兽脚类恐龙应该是依靠偷吃其他恐龙所产的蛋来维持生计的。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