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一古墓出土罕见彩陶舫
  • 河南温县陈家沟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 丹阳考古发现战国青玉古璧
  • 南水北调鹤壁段文物点勘探发掘工作全面展开
  • 昨日邯郸市赵苑景区发现一组古墓群
  • 东至发现汉墓群
  • 上蔡二号楚墓棺椁发现盗洞
  • 南越王宫署遗址下月开馆
  • 崖门海战遗址或有重大考古突破
  • 榆林毛乌素沙漠腹地发现陕西最早的铜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巫山古城遗址掘出汉代城墙

    见经过历朝历代风雨的古城墙,一层层夯土非常清晰,考古专家已用线条作了标识。

      在东城墙处,武汉市考古研究所专家雷兴军给记者作了进一步介绍和勾勒:“城墙沿着我手指的方向一直延伸,目前东、西两边的城墙已经找到,估计北城墙在巫师大门一带,而南城墙因多种原因可能已经找不到了。”

                             弄清城墙“真面目”

      “从城墙结构等因素初步判断,这次发现的古城墙应为汉代时期,可能以西汉为主。”雷兴军告诉记者,他们在土城坡墓群发掘结束后就进入了巫山古城遗址,重点是寻找古城墙。

      “城墙下发现了西周时期的文化层,由此可以断定该城墙年代再早也早不过西周。”雷兴军指着一段新挖出的古城墙断面向记者介绍,城墙是用束棍夯土做成,每5到10厘米一层,夯层清晰,城墙非常坚固,同时他们还找到了多个束棍留下的夯涡。因为发现的东城墙一直没出现转角,估计城墙一直延伸到了巫山老城。另外根据地形判断,当年的城墙应该是在土冈的基础上建造的。

      目前,专家正在寻找古城墙的北门,同时进行古城遗址的其他考古工作,最终目的是搞清古城墙的范围、结构以及具体年代。不久后,一副2000年前的古城框架图将在专家脑海中出现。

                       两千年前巫山就是“中转站”

      今年3月,巫山土城坡发现了大规模的汉墓群,它有力的证明了之前出土的大量文物是“本地造”。如今汉代城墙的发现能证明什么呢?雷兴军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近年来,巫山城周围陆续发现了1万多座汉墓,为什么会集中埋葬这么多人?城墙的发现直接证明了,2000多年前的巫山有一座大规模的城市。古人又为什么要选择在此处建城?因为巫山是个重要的经济、商业、交通命脉“中转站”:汉代时,盐、金属等资源由国家直接控制,而大宁河的上游有丰富的盐资源和矿资源,古人在开采后经过宁河栈道运输到“中转站”巫山,然后从巫山经长江再运往四面八方。

      “这一理论虽很早便得到了证实,但古城墙的发现无疑增加了一个有力证据。更解开了考古界的一系列谜团。”考古专家说。

      

                                 

      
    新闻链接 >>

                            巫山“抢”出6500件文物

      三峡传媒网讯(三峡都市报记者 梁剑) 18个考古发掘点,勘探面积19万平方米,出土文物6500余件。巫山提前完成了三、四期文物抢救工作。大量陶、瓷、金银、青铜等珍贵文物的抢救“跑”在了蓄水之前。

      4月底,巫山3期文物抢救最后一处也是最大一处———“土城坡”汉墓群考古工作全面结束。5月8日下午,三峡都市报记者通过特许,在巫山文管所文物库房内见到了这批文物宝贝。

      走进警犬把门的文物库房,数千件整齐排列的文物宝贝让人目不暇接,各类“坛坛罐罐”、陶俑瓷器挤满了库房。库房一角,考古专家正在紧张地对部分文物进行修复。“这是宋碑、这是汉代陶俑……”巫山文物管理所所长易军向记者做着介绍。

      “巫山三、四期地下文物保护发掘任务涉及大溪遗址、双堰塘遗址、土城坡遗址等18处发掘点,勘探面积19万平方米,挖掘面积近4万平方米。社科院考古所、中山大学、武汉市考古所等8家考古单位,先后在巫山对这18个考古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已经提前、超额完成。”巫山县文广新局局长郑仕轩介绍说,从挖出的数千件文物看,较二期发掘出的文物涉及年代更广,品种更多、更齐,档次更高。另外,在发掘过程中,没有一件文物流失,也没有一件因为保护不善或在修复过程中造成损失。

      目前,考古单位已经移交给巫山文物管理部门的文物有4041件,最后从土城坡出土的2500余件文物正在修复和保养中,预计总量将超过6500件。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