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东南岸上,有些墓葬埋设在人工堆筑的土台上。目前仅知土台堆筑在生土面上,东西宽约25、厚约45厘米。土台的土色为黄褐色,与生土较相似,也许与沟的形成有关。一些墓葬的排列方向与G3的走向一致,有些墓葬就埋葬在沟岸旁。出土随葬品54件,其中陶器32件,以釜、鼎、豆和纺轮为主;石器19件,以锛、纺轮和砺石为主;玉器3件,为璜、玦。仅出土1件随葬品的多为石锛或纺轮;14座墓葬无随葬品。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头向以朝南为主。面向朝西或东,数量大致相等,少数朝上或朝下。葬式主要有略侧身直肢葬、侧身直肢葬、俯身直肢葬、仰身直肢葬和二次葬等多种形式。少数墓葬在开口面上放置石块或砺石为标记。略侧身直肢葬和仰身直肢葬时,手多放置在骨盆上,手中或手旁多放置小陶釜、锛或纺轮。略侧身直肢葬时,躯干的某一侧多倚靠在坑壁上。随葬的陶器常会被打碎后散乱地放置在墓坑中。
崧泽文化遗存主要有墓葬和居住址。墓葬173座,可分为早、晚期。随葬品377件,其中陶器227件,石器126件,玉器14件。无随葬品的墓葬52座。陶器组合主要为鼎、豆、罐、壶和纺轮,其中纺轮30件;石器中钺12件,锛69件,多孔石刀2件,大型网坠5件,纺轮22件,砺石7件,以锛和纺轮为主;玉器中璜2件,玦6件,余为坠饰。
墓葬多埋设在堆筑的土台上,这样的土台有4处,有的土台叠压在G4上,由此可知在崧泽文化阶段河沟已废弃。早期墓葬延续了本遗址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各种特点。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头向以朝南为主。面向或西或东,少数朝上或朝下。葬式主要有略侧身直肢葬、侧身直肢葬、俯身直肢葬、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多种形式。此外还有一座异穴合葬墓和一座多人合葬墓。异穴合葬墓中2人均成年,女性下葬较男性晚,并打破了其墓坑,但未破坏骨架;男性在东,仰身直肢葬,双手叠置骨盆上,随葬石锛一件放置在右手旁;女性人骨架倚靠在男性骨架西侧,侧身直肢葬,无随葬品。多人合葬墓墓坑近长方形,在墓坑底部散乱地放置些许人骨,4个较完整的人头骨距墓底有些空间,随葬一件陶鼎,或为家族的集中二次葬,或为因战争而死的合葬。 而晚期阶段的时候人们曾对遗址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平整,在发掘区域内从东到西几乎都有一层红烧土的铺垫层,厚度约20—30厘米。晚期阶段的土台在筑高的同时还向南进行了拓展。墓室结构依旧,头向皆朝南,葬式也由马家浜文化晚期和崧泽文化早期的多样性变得较为简单,主要有仰身直肢葬、侧身直肢葬和二次葬等,而随葬品数量明显增多,平均每墓约5件。
清理了崧泽文化晚期阶段房址遗迹3处,有的柱坑打破了墓葬。F2平面呈长方形,未见基槽和墙,房址四周柱坑排列分布,中间一排柱坑将房子分隔为南、北间。有的柱坑底部平置砺石或堆放红烧土块为础。
崧泽文化地层和墓葬中出土了14件形制较大的石网坠,其中墓葬出土5件,地层9件。推测当时、当地有较大的河流或水域的存在,是否和G3、G4有关还需确认,也反映了渔猎为当时的经济模式之一。
经人骨鉴定,马家浜文化晚期和崧泽文化墓葬中,随葬石锛的皆为男性;随葬纺轮的绝大多数为女性;墓葬出土石锛83件,纺轮60件;地层出土石锛121件,纺轮23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分工情况。
另外还清理了良渚文化早期墓葬1座、灰坑1个和马桥文化灰坑5个。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较小,堆积也较薄。而马桥文化层中则包含了早期遗存各阶段的许多陶片,这应该是其对遗址扰动的结果。
江家山遗址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保存较为完好的人骨架,为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和埋葬习俗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遗址中出土的一种泥质黑陶假腹杯形豆也见于同处太湖西南部的湖州邱城、毗山、长兴台基山、安吉芝里等遗址,显示了当时该区域的文化共性。而遗址中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存与太湖西部的金坛三星村遗址的面貌相对接近;崧泽文化墓葬的有些随葬品与崧泽遗址中层、南京北阴阳营和潜山薛家岗遗址也有相似之处。这与遗址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