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清晨,宿城区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反映,在市区中山路西侧的香港城建设工地,14日晚出土了两座古墓,其中有座砖室墓规模比较罕见,从该墓出土的墓志铭看,墓主人是明代一位从仕郎。目前,他们正在现场保护,准备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当天上午,记者赶到位于中山路时代广场西侧的香港城建设工地采访。在工地一角,记者看到一座墓葬已经被破坏,许多大块条形棺木漂浮在已积满水的墓坑中。在该墓坑北侧5米左右,一座古砖室墓部分结构显露出来,其中一拱形墓门向西正对着工地土坑,另一拱形墓门还半掩在土层中。墓门顶端离地面约有两米。两墓门的墓墙外还有石板墙,大小不一的青石板紧贴着部分墓墙。
在保存完好的古砖室墓旁,一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两块石碑是在墓门外发现的,当时石碑被铁圈固定在石板墙上。记者看到两块石碑同等大小,约有50厘米长、30厘米宽。一块刻有“明故从仕郎致仕七拾二翁宿迁潘四公之墓”18个篆字。另一块刻有“明故经历潘四公墓志”等数百个楷字。
宿城区博物馆李馆长对记者说,4月14日晚,香港城工地一挖掘机在取土时挖出两墓葬。经查看,出土的两古墓均为砖室墓,一座被破坏,一座尚保存完好,仅露出部分墓墙。李馆长说,从出土的两块墓志铭看,保存完好的砖室墓主人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位从仕郎。此人姓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