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营口挖出汉代合葬墓
  • 余江县平定乡发现一段3000年前古城墙
  • 陵水出土4000多年前石刀石璧
  • 开县旧城掘出八百年前宋代石碑
  • 贵州威宁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出土大量稻米
  • 平谷西烟路掘出四汉墓
  • 六朝大墓明日开启
  • 上坊大墓发现兽头
  • 厦大人类博物馆重修开馆
  • 西安半坡遗址覆盖保护近3年后重新开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中外学者共解秦俑谜团

    历史,我们只能把它作为研究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的直接依据,更不能作为最终结论”。


    考古勘探显示,秦始皇陵的封土层并没有被掘扰破坏的迹象,而且封土上也仅发现了两个直径不足1米的小盗洞,这从考古学角度否定了项羽大规模揭顶开挖秦陵的可能性。此外,在秦陵封土中还发现了大面积的强汞异常区。汞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如果陵墓内确实遭到项羽大军的劫掠和焚烧,那么,墓内的汞早年就已挥发干净,根本不会形成今天封土内的仍有规律性分布的汞异常区。


    考古专家提出六大悬疑


    刘占成提出六大悬疑支持他的“质疑”:


    一、从已清理的俑坑看,每个俑坑门道的封门木遗存保存完好,没有发现项羽大军进坑的入口;


    二、按理说,俑坑内兵马俑排列密集,对破坏者来说,进入俑坑后必然会推倒或蹬倒陶俑,这势必造成俑的依次叠压,可发现的俑坑中,东倒西歪的兵马俑,大部分是由于坑顶下塌而造成的;


    三、没有发现兵马俑身上有打击点,这与项羽大军进坑打、砸的情景是不吻合的;


    四、没有发现破坏者的足迹;


    五、坑内文物的移位和缺失并没有那么严重;


    六、俑坑的棚木痕迹保留完整,没有发现零乱或折断的现象。


    目前在秦陵陵区共发现大小不一的陪葬坑180座,能确认的被火焚的也只有6座;推测可能被火焚的也只有5座而已。刘占成认为,把这一悬案嫁祸于已作古的西楚霸王,实在不公。


    秦俑馆副馆长昨接受采访时说--


    今年可能再探秦始皇陵


    秦俑馆副馆长张仲立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秦俑馆内的考古工作主要在二号坑。他说,我们现在的考古发掘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有什么就赶快全部挖出来,我们要对后代负责。


    据介绍,目前关于秦俑的彩绘保护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突破,但还不能说完全攻克,因此,二号坑内的上千件彩俑尚不能全部暴露在阳光下。张仲立说,我们目前的原则是“每年挖两三个就可以了”。据透露,国家今年有望再次采用先进的物探技术来探测秦始皇陵。据悉,去年年底,国家曾对外通报了物探技术探测秦始皇陵(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如秦陵地宫的方位确定等。


    兵马俑发现人应归学界


    去年年底,西安临潼区下和村村民杨新满等几位农民向省文物部门“索要”秦兵马俑“发现权”,一时引起强烈争议。研讨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著名文物学者李先登研究员再次提出兵马俑“发现人”问题。他认为,兵马俑“发现人”就是袁仲一先生(秦俑馆原馆长、著名考古学家,当年主持秦兵马俑的发掘)。


    李先登说,兵马俑的发现是具有重大文化属性的事件,应带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成分,它的发现人只能归属学界。1974年兵马俑发现之前,兵马俑的残片也曾被发现过,只是没人认识,也未引起注意而已。如果认为看到便是发现,那么这几位农民也并不是第一个看见兵马俑的人。


    六号坑文官俑身份存争议


    秦始皇陵六号陪葬坑因为发现了十余个文官俑而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但是该坑到底反映了什么内容,其属性是什么还存在较大争议。


    每个陪葬坑可能代表一个中央机构有学者依据陪葬坑内发现的大量马骨而判断其为马厩坑。“秦陵陪葬坑不会那么简单。”主持该陪葬坑发掘的省考古所段清波研究员提出异议。他认为秦陵的陪葬坑均是某种机构的象征,每一个陪葬坑可能对应着一个中央机构,秦始皇其实是想把中央集权的-机构也带入地下,以实现权力的延续。他认为应该从这个高度上看待秦陵陪葬坑的性质。


    六号坑是秦始皇近身侍臣的陪葬坑?考古工作者在坑内发现了四件“铜钺”。“钺”在古代往往象征君权神授、军事征伐。在执行刑罚时,有“钺”则可先斩后奏。段清波认为,六号陪葬坑应为秦代的三公九卿中的廷尉,是掌刑辟、主刑罚的要害机构。但这一论断依然存在争议。秦俑馆副馆长张仲立经分析后认为,这座陪葬坑应是关于秦始皇近身侍臣的一组陪葬,很有可能是侍奉于皇帝左右的侍御史、谒者或侍中一类的近官。秦俑馆宣教部副主任何宏则认为这座陪葬坑应属当时秦王朝中央政权三公九卿中太仆所辖之范围,应是该机构在地下世界的模拟和缩影。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