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营口挖出汉代合葬墓
  • 余江县平定乡发现一段3000年前古城墙
  • 中外学者共解秦俑谜团
  • 殷商文化是充满生命力的古代文明
  • 北京延庆古崖居为汉代军事要塞
  • 平谷西烟路掘出四汉墓
  • 六朝大墓明日开启
  • 上坊大墓发现兽头
  • 厦大人类博物馆重修开馆
  • 西安半坡遗址覆盖保护近3年后重新开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圆通寺挖出300年前精美甬道

    灰砖铺成菱形的格子,大小均匀的碎砖、瓦片交错排列,拼填出规整的水波花纹。省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德武介绍,古甬道是在施工挖掘中偶然发现的。

      据资料记载,圆通胜境牌坊建成于清代康熙七年(1668年),是吴三桂统治云南时主持修建的,经考古鉴定,古甬道可能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现存最早的古甬道。

      双重水沟底铺琉璃

      记者注意到,已被清理出的10余米古甬道紧邻胜境坊基座一侧,有一道并列的双重排水沟,底部用两边上釉的琉璃瓦铺成,经历悠久岁月仍光亮如新。刘德武说,考古专家对古甬道的双重排水沟非常感兴趣,因为通常的排水系统只有一个水沟,像这样的双重排水系统,专家认为是古人对道路保护的特殊考虑。

      类似的双重系统还有古甬道的双层路肩,据说可以保护地面渗水对道路的侵蚀和渗透。而水沟底铺设两边上釉的琉璃瓦,在昆明古建筑排水系统中还是首次发现,并且保存完好,非常罕见。

      古道单侧印证倒坡路

      省佛教协会秘书长雷劲说,对称平衡是中国古建筑非常突出的特点,但这条古甬道只在胜境牌坊东侧一边发现,据推测很可能有特殊的意义。300多年,如此精美的甬道规格是相当高的,背后很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雷劲还表示,这次古甬道的发现,也证明了老昆明人对圆通寺倒坡路的说法。他说,在所有的寺庙当中,人们崇尚拾级而上步步登高,而圆通寺从山门进去恰恰下坡,不少人都认为是因为门前的圆通路将山门抬高了,古甬道被发现后人们才看到,原来圆通寺清代时从山门进去就是一条倒坡路,这在全国的寺院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谈到古甬道发现后的保护和利用,刘德武和雷劲都表示,在今后的施工中,省佛教协会将加强保护,目前古甬道开挖的还只是很小一部分,今后的抢救性发掘将对古甬道进行全面保护,平衡古甬道服务、保护和通行的功能,让更多的人一睹古代昆明人建筑艺术之精美。

      

      新闻链接

      圆通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从唐时南诏国在此建“补陀罗寺”算起,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也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都享有盛名。圆通寺由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组成,以大乘佛教为主,一个寺院尽览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独具魅力。

      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在滇池北岸筑拓东城,同时,也建起了一批具有南诏佛教特色的寺院,建于拓东城东北郊螺峰山山崖下的补陀罗寺就是其中之一。南诏王公把拓东城视为“东都”,“补陀罗寺”就是我国最早的观音寺之一。

      补陀罗寺存在了400多年,毁于元初的战火,寺宇成为废墟。元大德五年(1301年)至延祐六年(1319年),元人用了18年的时间,在补陀罗寺废墟上重建规模较大的寺院,并更名为圆通寺。明季,圆通寺围入城内,并得到云南的最高统治者黔国公沐氏家族的特别关爱,圆通寺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昆明城内最大的佛寺。清代康熙七年(1668年),吴三桂统治云南时作过一次较大的修葺,山门南移至今圆通街面,并建“圆通胜境”牌坊和八角亭,奠定了今日圆通寺的基本格局。

      近年来,圆通寺又不断进行了大修和增建,面貌焕然一新。其中,1990年建成小乘佛寺铜佛殿,后又在东边配殿增设藏传佛教的殿堂。这样,我国佛教的三大体系,汉语系佛教(大乘显宗)、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和藏语系佛教(大乘密宗)汇聚一起,代表了云南佛教体系完备的特点。这在全国似乎是绝无仅有的。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