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杯的耳上,记者看到刻有“黄得章上罕”的字样,耳杯的槅底上则刻有“口……上罕”的字样。而对于这个“罕”字,许智范表示,他从康熙字典中也没有查到其正确的读法以及用途。但从耳杯上的字迹基本可以断定为工匠的名字,在漆器上刻有工匠的名字,这在以前出土的文物中是很少见的。
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两件漆格,其为方形,一大一小,上面有大小不同的格子,并刻有龙凤图案,表面光洁明亮。漆格在古代为盛放酒具的器物,同样比较珍贵。
墓中发现古代“名片”
樊昌生告诉记者,此次古墓中共发现木器24件,在棺木中还发现了10件发簪。记者看到,在一件发簪上还粘有一小束毛发。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些头发应该是墓主的,而人体上的指甲和头发是不容易腐烂的,所以它们才可以保存至今。
在所有的木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名刺,在上面刻有墨书文字,其中一件字迹比较模糊,仅能辨认出“口……再拜……弟……”的字样,而另一件则比较清楚。记者看到,其名刺上刻有“鄱阳雷鋽(tiao)再拜……问起居……字仲处。”该名刺长47厘米,宽3.2厘米,厚0.7厘米。
许智范表示,古代的名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名片,其格式一般都是在开头处写明郡名、身份、姓名,并书再拜等。在南昌地区东吴、两晋时期的墓葬中常有出土,堪称后世名片的远古祖先。
推断
据漆砚判断墓主生前为文人
最新清洗出来的漆砚台也是这批出土器物中较珍贵的一件。许智范告诉记者,1997年出土的东晋墓群中也发现了砚台,但那次的是木砚,此次发现的是漆砚,更为珍贵。只见这件砚台形状仿若一个小桌台,造型比较奇特。他还介绍,砚台应该是墓主生前用过的,用手去摸砚台,手上还有墨。从出土的墨和砚台上可以看出,其应该为文人雅士。
“这是江西首次发现这样的漆砚,即使在全国也很少听说有过类似的发现。”许智范告诉记者,该漆砚的价值甚至超过了青瓷虎子,是早期砚台的珍贵实物标本。
铜钱轻薄显示当时国力不足
此次出土的文物中共发现了7枚铜钱,记者发现,这些铜钱比平常的铜钱要薄一些,中间的口开得比较大,分量比较轻。对此,许智范表示,这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在国力上的不足。因为这种铜钱的制法是为了省钱,应该说,当时的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
期待
市民不久可参观出土器物
据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目前,清洗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将要对文物进行修复与保护。
樊所长表示,待修复保护工作完成后,除少量留在省考古研究所里作标本外,其余的出土器物将移交给省博物馆或南昌市博物馆,向广大公众展览。届时,公众就可亲眼目睹这些珍贵文物了。
目前还有三大悬疑
1 植物果核身份
记者了解到,在出土的文物中,四系罐和钅焦斗中残存有植物果核残渣,果核比较坚硬,颜色已经发黑。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仍然没有确定这些果核的身份,需要进一步了解,确定后将对研究东晋时期的农业以及果业有很大帮助。
2 木头部件身份
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些木头部件至今无法确定其出处,而这里面很可能有十分珍贵的木方。记者了解到,木方为遗物册,其记载了墓中随葬品的清单。
3 四件文物谁可获评国家等级文物
在50件文物中,漆砚、青瓷虎子、漆耳杯和漆格四件文物尤为珍贵,这四件文物究竟哪件最终可获评国家等级文物,是目前最大的疑问。
古墓带来七大发现
1.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特征来看,该墓葬为西晋晚期至东晋早期,稍早于1997年南昌火车站挖掘的东晋古墓葬群。
2.随葬器物使用器多,冥器少,为研究两晋时期洪州窑少瓷的工艺水平提供了资料。
3.墨书名刺的出土为研究南昌两晋时期雷姓的发展史提供了线索,同时为研究我国名片发展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4.在出土的漆器中,大都色彩丰富,其纹样题材为研究两晋时期的绘画、工艺技术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5.出土的植物果核残渣、毛发、炭渣将可以获取两晋时期的饮食、丧葬风俗、生活环境和疾病等方面的信息。
6.该墓出土的青瓷器、漆木器数量较多,制作精美,工艺水平较高,反映了两晋时期南昌以及江西地区经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一个侧面-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长江以南地区开始得到开发的史实。
7.该墓在长方形券顶后室后壁设耳室的形式、构造比较特殊。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