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山西大同沙岭发现北魏壁画墓
  • 洛阳新发现一处东周大型宫殿基址
  • 中美合作启动故宫乾隆花园整体保护修复工程
  • 平顶山蒲城店发现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城址
  • 临沂南坊汉墓发掘新进展
  • 将军山沐氏墓发掘进展
  • 临沂市又发现一座汉代画像石墓
  • 淮北发现东汉晚期大型古墓葬
  • 山东曲阜12个文保列入国家大遗址项目
  • 国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长在第四届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汉埽工遗迹现身灞河

    紧密,显然系经过密实加工。这些结构特点,当系柴草层与泥土层平铺后卷滚形成,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中国古代的水工建筑物埽体的结构完全相同。

      秦建明研究员及科技考古室的姜宝莲、梁小青多次观察,发现该处断面上同心螺旋形线不止一处,说明这里有数条长埽相叠,共同构成一处埽体工程。埽体均与河岸平行,埽体所暴露的断面已并不完整。从残存遗迹看,其中最大一埽大约因自重原因,断面上的同心螺旋线呈现横扁圆状,上下径短,左右径长,最大径约有3米。埽中所用骨料主要是柴草,其柴多树枝,文献记载者有柳榆荆苇秸秆之类,作为大骨,以索编网连之。草束密置其上,然后铺土泥,以心索为芯卷之。从灞河发现的埽结构看,其土皆用青泥,其柴一般粗如手指,草则多为细长叶类。由于黑泥的封闭性良好,埽中所存木橛柴草形状大多保存较好,有些草甚至还呈现青绿色,也发现有尚呈-的秸料,个别用草编的小绳结构也清晰可见。

      埽体上还可见到插有不少方向不同的小木桩,木桩一端削尖,系防止埽体溃散的埽桩,这些小桩,大部分夹在各层之间,当为卷埽过程中打入。埽体上还发现一处垂直竖立且直径较大之桩,桩顶高出埽体,这应是下埽后用于固定埽的长桩,其桩当穿透埽体,打入河底。

      灞河东岸因近年取土采沙而向东凹入,由此一地点向东50米处也暴露有少量黑土,黑土结构与调查的埽体相同,其中也夹有柴草层,当为另一处埽工遗址。

      宏伟智慧的工程技术

      对古埽工技术有独到研究的秦建明介绍,下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治水方法,主要用于堵塞决口、保护堤脚、减杀水势,也可以沉入水中作为堤基,筑挑水坝以及构筑码头等。

      埽系人工制成,埽之大小随工程需要而定,大埽甚长,巨如长龙,长度可达数十米,直径则可达数米,为一庞然大物。宋元时一般的埽长二十步,直径一丈有余,所以制埽与下埽的工程艰巨。常见的埽由埽骨和埽料等构成,埽骨用竹索麻绳编成,形如巨网,上密铺以梢柴草秸,再平铺入土泥,压实后起卷,自外钉以许多木桩木橛,以免溃散。卷巨埽时要大量人力,采用木杠木梯唱号滚卷。卷好的埽外还要用大竹索一圈圈束腰箍头,埽心亦有大竹索通贯。下埽时则要更多人参加,自堤上或河岸滚滑入河中,也有自船上放入水中者。合龙时所用巨埽,其下埽之法有顺有横,这是指埽体放置时与水流方向的顺或横。下埽后,将心索与其他系索固定,还要以大木桩穿埽钉入河底,名曰“下埽签桩”。埽可上下叠用,也可沿岸连铺,形成埽岸,用法非常灵活。

      《宋史·河渠志·黄河上》中记载当时沿河备埽料之制度:“旧制,岁虞河决,有司常以孟秋预调塞治之物,梢芟、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竹索凡千余万,谓之‘春料’。诏下濒河诸州所产之地,仍遣使会河渠官吏,乘农隙率丁夫水工,收采备用。凡伐芦荻谓之‘芟’,伐山木榆柳枝叶谓之‘梢’,辫竹纠芟为索,以竹为巨索,长十尺至百尺,有数等。”

      该书中还记载了制埽与下埽方法:“先择宽平之所为埽场。埽之制,密布芟索,铺梢,梢芟相重,压之以土,杂以碎石,以巨竹索横贯其中,谓之‘心索’。卷而束之,复以大芟索系其两端,别以竹索自内旁出。其高至数丈,其长倍之。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既下,以橛臬阂之,复以长木贯之,其竹索皆埋巨木于岸以维之,遇河之横决,则复增之,以补其缺。凡埽下非积数叠,亦不能遏其迅湍,又有马头、锯牙、木岸者,以蹙水势护堤焉。”

      《宋史·河渠志》记大观二年赵霆上免夫之议,谓:“黄河调发人夫修筑埽岸,每岁春首,骚动数路,常至败家破产。”《河防通议》记宋时用埽情况曰:“自龙门至于渤海,为埽岸以拒水者,凡且百数,……岁不下数百万缗,兵夫之役,岁不下千万功。”可见埽工工程之巨。

      《元史·河渠志》有欧阳玄总结治河与堵河经验的《至正河防记》,也记录了元代制埽情况。其根据用途不同将埽分为岸埽、水埽,及龙尾、栏头、马头等埽;其制埽工程分为开辟埽台及推卷、牵制、鑏挂之法;制埽材料则有用土、用石、用铁、用草、用木、用禝、用 之方。明代潘季训《河防一览》中还强调合龙最后之埽宜用一头大一头小的“鼠头埽”。

      因埽体巨大沉重,难以运输,所以一般护堤埽卷埽之场地多就近选择,并设在下埽处的上部,称为埽台或埽场,就地卷成后滚下河堤。而制埽之土则往往取于别处,不能用河边松散沙土。

      中国用埽的技术产生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元《河防通议》中有《卷埽》一节,称:“埽之制,非古也,盖近世人创之耳。”可能将埽产生的时代定得过晚。先秦时期曾出现“茨防”之名,慎子曾说过“治水者茨防决塞”。“茨防”可能就是早期的草埽。都江堰传统的石笼筑堰技术,大约源于先秦时期。其传统的石笼长三丈,直径约一尺七寸。这种石笼,也应当归入埽之一类。

      历史上著名的“塞瓠子决河”,是西汉时期堵塞黄河下游一处为患数十年决口的巨大工程,汉武帝亲临决口,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 决口。司马迁也参加了背草工作。堵口曾‘下淇园之竹以为葽’,所用的大量柴草,应该一部分就用来制埽。

      汉代王延世治河曾用“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这种技术与都江堰石笼一样,都类似于埽。西晋的傅祗曾造“沉莱堰”,结构不详,从字面看并不是一层层夯筑为堰,而是以“莱”下沉,推测也是运用埽一类的工程措施。

      在宋金时代,水利工程方面有着大规模采用下埽技术的记载。宋金治河还设有埽兵,进行军事化管理,许多堤段甚至以埽为名。

      元明清治河,依然以埽工为主要技术。《清史稿·河渠志·淮水》记靳辅之言:“自周家闸历古沟、唐埂至翟家坝南,估计筑三十二里之堤,……及高良涧、高家堰、武家墩大小决口三十四,需费七十万五千有奇,皆系用埽……”

      这种埽工技术,一直延用至近现代。北方有些地区,民间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还用草埽治河护堤,不过埽名或有不同,有称之为“懒龙”者。

      灞河古埽工意义重大

      秦建明谈到,埽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创造,沉埽对于冲击性流水有很强的耐冲刷性。同时制埽取材便捷,一般运用的都是低廉简单之物,如树枝柴草、绳索与泥土等,所以特别适合于多土少石的地区。埽的运用,是古人在湍急水流中施工一项得力的技术保障,因此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江、河、淮、济、永定等许多河流以及海塘、码头工程中都曾运用这种技术。特别是治理水患极大的黄河,抢修大堤,堵塞决口,这项技术被作为最重要的工程手段。

      灞河发现的这处古埽工遗址,说明地处关中的灞河上也曾经使用过埽工技术。灞河古埽采用了青黑色的泥土为埽料,这种泥土在河水的冲刷浸泡下不易松散,虽历经千余年之久,其中所夹的柴草依然保存较为完好。在经历洪水之后,上下游的河岸都受到冲刷,独其得以保存并突出于河中,证明这种材料有很强的抗耐力。埽沉入水下后,往往在其上加筑堤岸,一般很少出露,所以古代埽体难得一睹。灞河显露古埽工遗址,向今人展示了甚为罕见的古埽结构,可谓是一处珍贵的古代水利工程遗迹。

      这处遗址上部为水成沙砾层覆压,埽料中可见秦汉瓦砾,未发现更晚的遗物。遗址周围也散布有一定数量的秦汉瓦砾。该地西隔灞河,遥与汉长安城东侧宣平门相对,东侧不远与历史上记载的汉霸陵邑遗址相去不远,根据地理位置与周围遗物,初步推测为汉代遗存。这一遗址,也许与加固漕运码头有关。如果这一推论成立,则我国可信的用埽历史将能上推至汉代。

      近现代西方水利工程技术传入我国以来,中国传统的埽工技术运用日少,许多人对于沿用了数千年的埽工技术也渐渐淡忘。所以,对这处早期埽工遗址的揭示就有了特别意义。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