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有用石灰等原料做成的壁画,有许多造型奇特的图案。因屡遭盗掘,墓室塌陷,壁画遭到严重破坏。文物工作人员对其壁画残片分析后初步判定,壁画应为“天相图”。
该墓的天井长5.84米,宽0.84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的技术人员吴业衡说,天井在北魏时期的墓葬中常见,到唐朝后期逐渐消失。以前发现的天井长度一般不超过2米,这是迄今发掘的北魏时期墓葬中最长的天井。
在偃师市文管办,文物工作人员正在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修复,几十件文物摆放在一起非常壮观。
工作人员将几件乐佣按随葬时的位置摆放在一起,他们有的胸前挎鼓,有的拿着乐器,俨然正在为主人表演(左图);而武士佣肩背箭筒,手拿武器,非常威武;一件牛拉车做得惟妙惟肖,牛身和车身下有一件完整的垫板,更像一件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出土女佣的发型各异,有的高梳云鬓,最后收成像小兔子的两个耳朵,有的左盘右盘,造型非常优雅。
出土器物精美,研究价值很高
该墓共出土精美石棺1口、彩绘陶镇墓兽、乐佣、武士佣、襁褓佣、子母盏、陶扁体俑、灶台、陶碗、灯台等共60多件。
据偃师市文管办主任周剑曙介绍,该墓葬出土的随葬器物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原形配置的。
周剑曙说,以前出土的很多扁体俑背部基本都是一平面,本次出土的几件陶扁体俑,从背部能清楚地看出服饰和人体造型,说明当时的陶佣制作技术已很高超,其中一件彩陶侍女佣,其身前和背后都有亮丽的蓝彩,非常漂亮。蓝彩在当时是西域的颜料,在以前发现的北魏墓葬中很少见。墓室中出土的灯台是分体的,这在北魏时期的墓葬中也是第一次发现。其中还有一件“子母盏”,陶质的,很像现在居家使用的盛糖果等食品的盘子。但它小盘子套在大盘子内,小盘子上均匀放着4个小食盒,这在洛阳市的考古发掘中是首次发现。
考古研究价值很高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史家珍说,去年11月1日,附近村民发现田间的盗洞后及时通知了文物管理部门。该部门上报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后,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和偃师市文管办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非常遗憾的是,该墓曾被盗过4次,包括墓志等大量随葬器物也被盗。
史家珍说,石棺墓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带有壁画的石棺墓主人身份更高,一般应为一品以上的达官贵族。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