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第1—2层属宋元以后的晚期层,出土有陶片、青釉瓷片及近现代的砖、瓦、瓷片等,第3层则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少量的泥质和夹砂陶片。
这次发掘主要清理了8座墓葬。这些墓葬基本是西北—东南向。皆土坑竖穴,平面呈长方形,也有梯形或不规则形,多数朝同一方向排列。墓口距地表60、墓深20—70厘米,长2.9—3.2、宽2.1—2.7米。不见人骨架。共出土随葬器物近百件,有放置于墓葬中间的,也有放在两头或两侧,个别墓葬出现整个墓坑几乎摆满了器物的迹象。各墓出土器物多寡不等,多的达50余件,少则4、5件,主要是陶器和石器。石器的数量不多,有4、5件的,也有1、2件的,有些墓里不见。随葬品数量的差别,反映了当时社会地位等级的高低和私有财产观念已经萌芽。石器常见的有小型石锛、柳叶形箭镞和石环、砺石等。石器大多经磨制,较粗。陶器多泥陶,也有砂陶或细砂陶。泥陶多经淘洗,少量羼有细砂粒。砂陶则较松软,易碎,有的系墓主人生前使用已残破的器物或因受土壤腐蚀和土层压力的长期作用,已成碎片无法复原。陶色以灰为主,有些泥陶为灰胎黑皮或灰胎黄皮,有些砂陶则为黑色或棕色夹心陶,也出有红褐色细砂陶等。不见硬陶和彩陶。主要器形有:豆、罐、釜、簋及少量三足器等。罐多砂陶,也有泥陶,弧腹,多圈足,也有圜底;豆多为泥陶,也有少量夹砂陶,多浅盘高圈足,有些圈足上见有戳点纹。器物装饰比较简单,多为素面,少数有纹饰,器物的表面则多剥蚀不清,可辨的有拍印绳纹、梯格纹等,纹饰浅显散乱。器物制作手轮并用,泥陶皆轮制,多数经磨光,砂陶则多手制,于器物内表面留有手制痕迹,但口沿和圈足多经轮修。
由于目前尚未开始对出土器物进行全面的修复和整理,所以对该遗址的文化面貌未能全面地加以认识,也不可能与其他文化类型作详细的比较,但从时代的大范围划分,该遗址的这些墓葬和早期地层的年代应比福建省的青铜时代遗址要早。而以出土器物的诸因素和器物的组合豆、罐、釜与邻近的原始文化进行比较,它与牛鼻山类型遗存内涵相近,推测其年代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