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记者,经考证,原观音殿建于北宋熙宁七年,距今900多年,虽屡毁屡建,但建筑基址保存完整,因其基础及“四围石壁”为武康石建筑,而称之为石观音殿,这一石制殿式建筑,是目前江南所见较早的一处,在虎丘山内年代仅次于虎丘塔,其文物价值较高。
据有关史料记载,石观音殿经过多次毁坏与重建,考古队负责人说,在宋熙宁七年“觅美石造像,覆以石室”后,该殿于明初被毁,明中期又加以修建,并进行扩建,明末又被毁,清初又修,咸丰十年前后再毁,到同治年间又加以重修,才形成此次挖掘出的遗址所反映的前后三进格局。石观音像碎片的出土层位、质地以及留下的“金箔”等遗痕,都是十分重要的佐证。依据发掘出的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考证,考古人员还考证出原石观音殿及其屋顶
的形式,石观音殿基础与壁(墙)为武康石结构,屋顶则为木结构悬山顶。
文物专家建议,虎丘要保存宋代观音殿建筑遗址的现状,并结合申公祠、三泉亭等周边景点,做好保护规划工作。据悉,相关保护方案已在拟定之中。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