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nbsp; 昨天早上开始,市博物馆继续组织考古人员对现场进行挖掘。在挖掘现场,记者看到,由于施工的原因,大小不一的古炮弹散落在一百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在坑沿处也整齐堆放着几十枚的古炮弹,由于腐蚀,所有的炮弹已经是锈迹斑斑,部分炮弹甚至化成了铁渣。经测量,这些炮弹中直径最大的有22厘米,重约25公斤;最小的直径约12厘米,重约8公斤。据了解,旧市委大院自古以来是梧州官府所在地,在离挖掘现场200米外,是明清时的水师营(海军基地)驻地,再往外就是古城墙,面临桂江。在古代,沿桂江一带的古城墙为古梧州的军事要地,市民所说的西门口也正处在挖掘现场的附近。根据挖掘现场的地理位置以及古炮弹的有序排列的堆放方式,市考古工作者认为,发现古炮弹的地方极有可能是官府-库所在地。 据市博物馆馆长李乃贤介绍,这是我市第一次集中发现如此多数量的古炮弹,在广西也属首次。他还介绍说,梧州自古水运发达,也为军事要塞,近年来出土的明清火炮就达30多门,最大最长的一支达3米,炮口直径30厘米。但是根据现场挖掘的炮弹分析,梧州的最大的古火炮应该还不止这样的规模,说明在明清时期,梧州的军事力量已经达到了相当强大的水平。 据悉,昨天出土的这一批古炮弹将集中存放在市博物馆内,有待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