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南水北调北京段沿线考古工作启动
  • 神禾原发现战国秦陵园
  • 中日专家共同考察麦积山、炳灵寺、云冈石窟、内蒙古大召寺
  • 重庆涪陵陈家嘴遗址出土青铜印章和剑等文物
  • 南城商周遗址出土器物80多件
  • 考古学家首次搞清唐昭陵寝宫布局
  • 西周人装修已用地板砖
  • 香港考古重大发现将改写香江人类活动史
  • 西安大型陵园遗址疑为秦始皇祖母墓
  • 商洛发现4220座崖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湖南洪江高庙遗址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

    的一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一贝丘遗址。按遗址现存地貌和地表高程,可将其分为2区,北区为遗址顶部,其南缘以一条东西向的乡间小路(坎)为界与南区相连。南区较北区低约1.5米,实为现今沅水北岸顶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1、2004年先后2次对其进行了主动发掘,共揭露面积530平方米。

        去年3—9月,在怀化市铜湾水电站的基建工程中,再一次对高庙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实际揭露面积1142.5平方米,主要发掘区域位于南区北缘和北区中部,为了解遗址布局的整体情况,另在北区北部做了探掘。

        通过大面积发掘,获知遗址顶部主要为史前居民的住宅和茔地之所在,地层堆积厚度在1—1.5米,有3—10个文化层。其周围则为斜坡,是贝丘堆积的主要场所,堆积厚度3.5—7米,最多达27个堆积层。遗址的主体堆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保存甚好。它分为2部分,且各部分均包含了若干个地层,二者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现暂称其上部地层堆积为“高庙上层文化遗存”,年代范围约为距今6300—5300年;下部地层堆积则已正式命名为“高庙文化”,年代范围约为距今7800—6800年。

        此次高庙遗址的考古发掘主要获得以下重大发现和突破:

        一、揭示了一处高庙文化晚期的大型祭祀场所。

        该大型祭祀场所分布在遗址北区顶部的第8层面上,并延伸至北区南缘,已揭露的区域分布在29个探方内,面积达700多平方米,据祭祀坑布局的情况,估算其整个面积约1000平方米。

        整个祭祀遗迹由3部分组成:

        A、司仪(主祭)场所。其正面由4个主柱洞组成两两对称(中间二柱间距略宽,达2米),略呈八字状的“双阙”式建筑。柱洞均近方形,边长为0.85—1、深1.1米。东、西两侧分别有1和2个直径约80厘米的柱洞以立侧柱。主柱洞中部正前方1.2米处为一牲祭坑,坑内出土有经火烧过的牛、羊、鹿、龟和鱼等动物骨骼和大量螺壳。主祭场所面朝正南方的沅水。

        B、祭祀坑。已发现39个(其中之一为人祭坑),均位于司仪场所的南方,排列有一定的规律。祭祀坑大都为圆角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直径或长、宽约1、深0.8—1.2米,坑壁近直。坑内堆积状况基本一致,即上部均用较纯净的浅黄土夯筑,下部堆放的螺壳多经火烧,且大都另夹有一层火烧骨渣。

        C、与祭祀场所相系的附属建筑——议事或休息的房子及其附设的窖穴。房子位于司仪场所西侧,面积约40平方米,门朝东,为两室一厨的结构。窖穴分别位于厨房门外左(东)侧以及祭仪场所(西侧)右前方,内贮大量(或满坑)淡水螺。

        该祭祀场所各遗迹中出土物的特征大致相近,其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

        高庙文化晚期的规模如此之大的祭祀场所,其附设的司仪、牲祭、人祭、窖藏与议事会客场所俱全,这在我国南方同时期遗址中是极为罕见的。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居民宗教礼仪的真实状况,同时也表明其在当时很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的宗教中心。

        二、发现了距今约7800年的饰凤鸟、兽面和八角星象图案的陶器

        在此次出土的“高庙文化”遗存的部分陶器上,发现有比前2次发掘所见更为丰富的以凤鸟、獠牙兽和太阳纹、八角星纹为题材的图像,这些图像均用简单的戳印篦点连缀而成,且其中的部分图像被涂上朱红或黑色的矿物颜料,这些图像中的獠牙兽长有双羽,凤鸟载着太阳或八角星象,它们显系超自然的物像。参照该遗址中大型祭祀场所的发现,可确认这些饰有上述图像的陶器属于祭器的性质,它们在高庙文化的鼎盛期(大体在距今7400—7100年)最为发达,且其构图和制作技术皆显得相当娴熟。可喜的是,此次在该遗址的南区(第22—27层)发现了年代比之更早的高庙文化早期遗存,出土陶器上的凤鸟多为刻划的并列鸟头,兽面则为兽头的正面图像,八角星象则悬在天空,无论从它们的构图和制作技术都非常简单原始,其所处年代据此期遗存中陶器的基本特点,可初步判断为约距今7800年。这些祭器出于年代如此古老的时期,为追溯我国史前宗教艺术的起源翻开了新的篇章。

        三、出土了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

        白陶是中国史前制陶工艺中的杰出代表。过去在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陕西汉中盆地的龙岗寺遗址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史前遗址中都出土过白陶,但年代大都在距今6000年上下。洞庭湖区所出白陶的年代较各地要早,1990年在岳阳坟山堡遗址第3B层出土的白陶残片,其年代上限可能已接近距今7700年。此次在高庙文化最早一期遗存中(出于遗址南区第24层)新发现了精美的白陶罐片,其所处年代估计不晚于距今7800年。白陶在整个高庙文化中较之于年代与之相当的洞庭湖区皂市下层文化要更为发达,现在看来,高庙文化所处的沅水中上游地区很可能是我国白陶的最初发源地。

        四、揭示了高庙上层遗存中的部落首领夫妻并穴墓等一大批重要遗迹

        这次在遗址中部除发现上文所述高庙文化晚期的大型祭祀场所及其附属设施外,还在遗址中部偏北部位发现高庙文化时期和高庙上层遗存的房址20余座,均为挖洞立柱的排架式木构地面建筑,面积在18—40余平方米,二或三开间结构,门道多朝南。发现属上层遗存的墓葬30余座。出土的墓葬分2类:一类为瓮棺葬,死者多为儿童,保存在瓮内的人骨皆作屈肢状。另一类为土坑竖穴墓,头多朝东,依其葬式又可分为仰身直肢与侧身屈肢2种:前者的年代相对较晚,骨架皆已朽蚀,一般都有数量不等的随葬品;后者的年代相对较早,大都保存有人骨架,没有或甚少随葬品。在这些墓葬中,有2个重要的墓例:

        其一为由M26、M27构成的一组并穴墓,2座墓均开口于北区T0909第5层下,人骨皆朽,头均朝东。其中M26位于南侧,在死者胸部出透明白玉璜2件、玉块1件,在其腰下近裆部位放有象(长)牙1件;M27位于北侧,在死者胸部偏南侧出土玉钺和石刨形斧各一件。从2座墓所出随葬品的类别和二者墓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判断M26为女性,M27为男性。而从其随葬品的质地和品位知其在该墓地中处于显赫的地位,推测他们应是当时(高庙上层遗存)某一代部落首领的夫妻并穴合葬墓。

        另一墓例为M65,开口于北区T1107第6层下,处于上层遗存中较早的阶段,墓穴近方形,坑内有人骨架4具,均为屈肢。其中北侧2具头朝东,为壮年夫妇,最北侧的男性呈微侧身,右腿搭于其妻之股上,身高约1.8米,女性为仰身屈肢,身高在1.7米以上。南侧的2具则头朝西,骨骼均不如居于北侧者粗壮高大,部分骨骼有位移的迹象。此墓无任何随葬品,且死者4人系同穴合葬,推测其可能属于非正常死亡的情形。

        五、发现了为建立本区域史前文化谱系的关键性材料

        在前2次发掘的基础上,此次发掘找到了2批关键性的材料:其一是发现了高庙文化的早期遗存,进而揭示了该文化始初阶段的情况。并从其主要生产工具的特征(原料多来自附近河床,采用锤击法单面打击方式,以大型砍斫器和各种打击石片为主要器类)了解到该文化继承了本区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水文化类群”遗存的技术传统,故对其文化的渊源关系已经明晰。其二是出土了高庙上层遗存中最晚的一批墓葬。其随葬器物的主要组合为黑陶簋、曲腹杯和壶形罐等,已明显属于大溪文化遗存,这样就可将其与1984年在此区域发掘的怀化高坎垅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涵接起来。那么,再将高庙遗址大部分遗存与年代介于二者之间的辰溪县松溪口上层,以及晚于屈家岭文化高坎垅类型的龙山时代诸遗存进行排列,本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谱系及其相应的年代序列就基本清楚了。

        此外,高庙遗址大部分地层中均出土了堆积如山的淡水螺、贝壳和鹿、猪、麂、牛、熊、象、貘(下层)以及犀牛等各种水、陆生动物骨骸数十种,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当时人类获得食物的主要手段和来源,是以渔猎与采集为主的攫取式经济方式。其中的部分猪牙床经鉴定已属被驯养的家猪,表明当地在距今将近8000年的时期已出现了动物的驯养业。(贺  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隆重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颁布实施  去年12月3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在呼和浩特隆重召开“学习贯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自治区政协、自治区政府、自治区公安厅、检察院、法院、内蒙古军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财政厅、环保局、发改委、民委以及自治区文物考古专家组和新闻媒体共60余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12月1日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是一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重要地方性法规,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宣传贯彻实行。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大区,保护文物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任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都要认真学习贯彻文物保护条例,在生产建设城市改造、旅游环保教育等方面,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重视文物保护。内蒙古海关、公安厅等部门的同志建议今后应当从公安、海关部门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以开展文物鉴定工作。自治区文物局要求全区各级文物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条例》。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