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时代中期大规模石器制作场揭露面积近160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多达5万余件。
遗址位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乡八甫村那浩屯东南约1公里的北大岭,地处红水河及刁江交汇处的台地上,面积约45000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掘依地形地貌分6个区进行,遗迹遗物主要集中发现于Ⅲ、Ⅳ、Ⅴ、Ⅵ区,4个发掘区的遗迹、遗物分为5个时期。
第一期为棕红色沙黏土堆积,出土石器、陶器、动物遗骸和果核等,遗迹主要有石器制作场和墓葬。石器制作场分别发现于Ⅲ、Ⅳ、Ⅴ、Ⅵ发掘区内,总揭露面积近1600平方米。除Ⅲ区约100平方米为一独立单元外,其余Ⅳ、Ⅴ、Ⅵ区石器制作场连成一个整体。石器制作场内密集分布大量的石制品,其中有15个探方石制品超过1000件,T606达1700余件之多。石制品包括大量制作石器的原料、制作工具(如石砧、石锤、砺石等)、不同制作阶段的产品(如石斧、石锛、研磨器等的毛坯、半成品、成品)以及碎片和断块。在一些石砧或砺石周围有较多的石锤及石器制成品分布,似是当时加工的位置。另发现3处石料堆放点,其中2处为平地堆放,1处置于坑内。
发现墓葬7座,大多在东部,墓坑均不甚明显,未见随葬品。骨骼保存较差,葬式有仰身屈肢、侧身屈肢和肢解葬3种。
器物主要为石器、陶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石制品类型包括斧、锛、凿、研磨器、石刀、砺石、石砧、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及大量的石料、断块、碎片等。陶器仅见夹砂陶,火候较低,多采用泥片贴筑法,器形多为敞口圜底釜;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的褐陶及黄褐陶;纹饰以粗绳纹为主,有个别中绳纹及细绳纹;胎壁大多较厚,一般厚约1、最厚达2厘米。动物骨骼初步可看出的有牛、鹿、竹鼠、猪、猴等。同时发现较多的炭化果核。
第二期为灰褐色沙黏土堆积,主要发现灰坑等遗迹。灰坑见于Ⅳ、Ⅴ,其中Ⅳ区共发现灰坑4个,有圆形及不规则2种,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Ⅴ区发现2个坑,坑口较小,圆形平底,每个坑内均整齐地叠放着10件用白色砂岩或灰白色硅质岩打制成的双肩石器,大小不一,以毛坯居多,通体布满打制时留下的石片疤痕。
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和玉器。陶器完整器较少,胎壁较薄,最薄者仅0.15厘米,有泥质和夹细砂2种;陶色有红陶、褐陶、红褐、灰褐、黑褐;纹饰主要为细绳纹,其次为刻划纹;圈足多有镂孔。器形多圜底和圈足,主要有高领罐、带耳罐、小陶罐、小陶钵、陶盆等,以高领罐居多,有敞口、直口2种,有的领中部有一道装饰花边,有的为一道凸棱。石器以双肩石器为主,器形有铲、斧、锛等,均通体磨光,一般以一种质地硬而细腻的白色硅质岩或青灰色硅质岩作为原料。先用长条形扁薄砺石切割出器物的形状,然后再通体精磨,有的石器制成品器身还留有切割时形成的凹槽。本期地层内亦发现大量此类石废料,上面大多有切割时留下的痕迹,用来切割石料的长条形扁薄砺石也有较多发现。在本期石器中,除个别体形较大的石铲外,斧锛一类的石器体形均较小,但磨制较精细。玉器有环、月牙形穿孔玉饰及梯形穿孔小玉石饰片等。
第三期发现墓葬9座,位于Ⅴ区东部,均为竖穴土坑墓,2座有腰坑。墓向基本一致,为西南东北向,骨架已不存。其中2座墓随葬陶器,2座随葬玉器,2座随葬铜器,其余墓葬未见随葬品。陶器有细绳纹高领罐及刻划纹单耳小陶杯各一件。玉器有玉环、玉玦2种。铜碗均为圜底,器壁薄而光滑,但较脆。
第四期发现墓葬17座,均集中于Ⅴ区东部。墓向大致接近东西向,除一座有阶梯式墓道外,其余均为竖穴土坑墓,大部分墓葬均设有二层台,5座墓底铺沙或河卵石,4座墓底设有横向枕木沟。棺椁骨架均已不存。几乎每座墓都有随葬器物出土,随葬品基本组合为陶罐和圈足铜碗。其他随葬器物有陶鼎、陶杯、铜镜、铜铃、琉璃耳铛、琉璃珠及银镯、银环等。此外多数墓葬底部还发现有漆皮,个别墓葬发现有铜泡钉。较有意思的是M5002,除随葬陶罐、铜碗、铜镜外,还随葬石饼2件,石斧石锛各一件,这些石器均与其他随葬器物置于一起,无论是质地、器形、加工方式都与第二期同类器物相同。
第五期遗迹主要有柱洞和灰坑。其中柱洞1640个,以Ⅳ区、Ⅴ区为多,分别达514和1036个,但较为凌乱,多数较深,其内亦少见朽木痕迹。这些柱洞可能为当时居住的一些遗迹。灰坑共发现27个,Ⅲ、Ⅳ、Ⅴ区均有发现,有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几种;灰沟3条。此外还发现清代墓葬一座。这一时期的遗物以陶器、瓷器为主,有少量铜钱。陶器主要有罐、瓮、钵、擂钵等,多已残破;瓷器有碗、盘、盏、执壶等,釉色有酱釉、青釉、青白釉、仿钧釉及黑釉,装饰手法主要为模印;铜钱有行体和篆体2种形制的“元丰通宝”及一些清代铜钱。
依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对各期发现的墓葬、出土遗物特征分析,北大岭遗址第一期出土的陶器火候低,制法原始,多见泥片贴筑法,纹饰较单一。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磨制部位以刃部为主,不见双肩石器,打制石器仅见极少量的砍砸器。墓葬埋葬方式以屈肢葬为主,出现肢解葬。综合广西革新桥遗址、顶蛳山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分析,年代应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第二期文化出土的陶器以泥质、夹细砂陶为主,不见第一期的粗砂陶,纹饰也以细绳纹为主,第一期的粗绳纹也已消失。陶器器形增加,有高领罐、带耳罐、小陶罐、陶钵、陶盆等,以高领罐居多,并出现装饰花边。石器则以双肩磨制石器为主,选料讲究,磨制精美。此期的文化内涵与第一期有明显区别,特别是有肩石器、石铲的出现,表明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三期墓葬形制单一,随葬品简单,数量较少,不见兵器。广西的平乐银山岭、武鸣安等秧山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战国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玉器等器物。根据与这几处墓地材料比较,此期墓葬年代应为战国时期。第四期墓葬的形制、出土的陶器、铜器、玻璃器与广西合浦、贵港、平乐银山岭等汉墓出土的器物相似,为汉代墓葬无疑,但17座墓葬可能也有早晚关系。第五期的遗迹、遗物稍为凌乱,但出土的瓷器中有广西宋代民窑瓷器常见的器形和釉色,陶器也有宋代常见的器物,并且发现清代墓葬和铜钱,因此年代为宋至清代。
北大岭遗址的发掘,使广西首次在一处遗址中发掘到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基本衔接的不同时期的遗迹和墓葬,为研究红水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展序列、社会经济形态、生活风貌、丧葬习俗以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发现的双肩石器坑,为探讨广西大石铲的起源找到了新的证据。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