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M1破坏严重,据残迹判断其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长2.8、残宽1.25米。墓口距离地表1.5、墓底距离地表3.6米。内葬2棺,头向北。东棺完全被施工破坏,仅剩棺木残痕及红色漆皮碎片。残痕长约1、残宽0.3米。西棺为楠木棺,长1.6、宽0.8米,棺盖缺失。残高约0.5米。骨架保存较差,葬式不详。
在西棺的底部清理出铜钱14枚,并于西棺南侧墓底上方约2.8米处发现墓志一盒。志盖、墓志均为方形青石,带字面相对扣合,外施铁箍2道。志盖正面题“明故荣禄大夫钦差协同南京守备兼管右军都督府事怀柔伯施公墓志铭”,7列30字。皆篆书,阴刻而成。墓志正面镌刻有志文40纵行,1000余字。
由墓志可知,墓主人一为施鉴(西棺),一为其孙女(东棺所葬,年幼尚未取名)。施鉴,字彦明。生于正统戊午年(1438),成化二年(1466)袭“怀柔伯”爵位。弘治四年(1491),奉敕协同南京守备兼掌右军都督府事。弘治八年(1495)正月,因“中风疾,医弗奏效”,卒于南京私第,享年56岁。南京礼部右侍郎董越撰文。《孝宗实录》有其生平事迹。
M2位于M1东北角7米处,亦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保存稍好。长3、残宽2.2米。墓口距离地表1.5、墓底距离地表3.7米。M2为夫妻合葬墓。女棺在西,男棺在东,皆为楠木棺,无椁。棺外填以五花土。女棺长1.7、宽0.4—0.5、残高0.4米,缺失棺盖。出土有银簪(残)、银币等遗物。其墓志被施工破坏、损毁,志盖完整,墓志裂为碎块,缺一角。志盖正面以篆书阴刻3列12字:“明故怀柔伯夫人李氏合葬志”。墓志正面镌刻志文约30列,残存400余字。男棺长1.8、宽0.6—0.7、残高0.4米,呈长方匣状,四角各有伞帽形带环铁钉一枚,棺盖缺失。出土有玉带、镏金铜带扣(残)、金饰(残)、银币、银簪、墓志等遗物。该墓因早期被盗,故现存遗物多不在原位。玉带共20块,均为白玉质地。素面,正面抛光,背面钻有穿鼻。可分为长方形、桃形、长条形等。银币有2种,一为圆形圆孔(孔径1毫米)。部分银币刻有“大明通宝”、“寿山福海”字样,均为行书。一为圆形无孔,皆无字。银币在出土时都粘附有织物碎片。在东棺南侧墓底上方约2.9米处发现墓志一盒。志盖、墓志均为边长66厘米的正方形汉白玉,带字面相对扣合,施铁箍两道。志盖正面题“明故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怀柔伯施公墓志铭”,4列18字,为篆体阴刻而成。墓志正面镌刻楷书35列800余字。
由墓志可知,M2是施聚及其夫人李氏的合葬墓,M1的墓主施鉴是其孙。施聚生于洪武己巳年(1389)。永乐七年(1409)袭其父金吾右卫指挥使一职,历任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使、右军都督佥事直至左都督,“皆以军功进”。英宗复辟后,被封为“怀柔伯”,赐铁券。卒于天顺六年(1462),得寿74。死后加封“怀柔侯”,谥“威靖”。《明史》有其传,《英宗实录》也有他的生平事迹。施聚夫人李妙明,生卒之年同于施聚,“差小月余耳”。在施聚死后不久,“以夫子殁感疾”而终。
北京地区出土过不少明代太监墓、妃子墓及外戚墓,高级武官墓葬的发现尚属罕见。施聚祖孙墓的出土,为研究明代北京地区高级武职的葬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3块墓志合计2000余字,涉及施氏家族谱系、明代民族政策、“世券”制度等问题,可以补正相关文献的不足。这3块墓志,记录有连续8代施氏家族谱系及部分姻亲的状况。《明史·施聚传》载“其先沙漠人”,明确记载其祖先属于蒙古人,但语焉不详。墓志则记录有施聚的父、祖及曾祖的蒙语名字。根据墓志并结合《明史·施聚传》等文献记载可以获知,施氏家族自施忠(施聚之父,原名黑厮)开始归附明政府,易汉姓,移居通州。从中可以了解明王朝初期实行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迁徙、融合等情况。墓志中还有关于“世券”券词的记载,对研究明代的“世券”制度有重要价值。另外,墓志中出现的多个当时的地名及行政区属,为明代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