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内蒙古托克托县一西汉古墓内发现罕见银器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喜迎建所10周年
  • 专家建议:应将草原丝绸之路纳入丝路申遗项目
  • 中美专家考察昌宁古生物化石群
  • 福建尤溪发现五千多件文物
  • 关注古墓发掘进展 上蔡郭庄楚墓有望今天开主棺
  • 甘肃酒泉发现大量古人烧烤坑
  • 山西抢救性发掘陶寺墓地被盗墓葬
  • 北京朝阳区发现2座明代纪年墓
  • 河南上蔡郭庄楚墓发掘工作已进入尾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探访辽东明长城最东段

    度因为这个发现达到了6395公里……

      闻名于世的明代万里长城最东端不是山海关,不是“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的老龙头,而是辽宁丹东一个叫虎山的地方!

      对于考古学家崔双来而言,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10多年前他就曾对明代长城最东段沿线进行过了系统的勘查,然而最近由丹东市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组织的搜寻工作,却让他感到兴奋不已。

      工作人员在经过长期努力后,终于揭开了一个重要秘密,那就是对暧阳古城的搜寻,它是当时明王朝为抵御蒙古、女真人进攻而设计的一道雄关,人们不仅找到当年用巨石为基础磊成的城址、18座为修建长城而建的砖窑的窑址……还意外地从老乡家里征集到了一件明朝仿荷兰造的“洋枪”!

      明长城起于丹东虎山

      虎山村的虎头山坐落在鸭绿江边,与朝鲜隔江相望,地势险要,为关守重地,这里距离祖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点仅60公里。

      “清末爱国将领聂士成就是在这里率军抗击日寇的。”11月10日,站在九连城的城垣上,丹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双来介绍说,“很多人知道聂士成,知道九连城,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其所据守的城堡乃是明代长城的重要遗址……”

      然而,九连城的地位又远不止于此,《明史》记载长城乃起于鸭绿江畔,一度学者们曾经认为这里就是明长城的起点。

      长城的东起点究竟在哪里?1992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文物普查工作为此展开。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在他的著述里这样写到:“由于在九连城,古楼子等地段没有发现长城、墙体遗存;而在老边墙村调查中,虽发现有长城墙体267米,但是继续向鸭绿江边延伸,因而也不可能是长城的起点。而在宽甸县虎山乡及鸭绿江畔的虎山村和虎山,均发现墙台及长城遗址。因而可以确定,这一带才是明代辽东镇长城东端的起点”。

      虎山村的虎头山坐落在鸭绿江边,与朝鲜隔江相望,地势险要,为关守重地,这里距离祖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点仅60公里。

      辽宁明长城遗迹多

      起于山海关长城向北延长线———辽宁省绥中县境内的铁场堡锥子山,历经葫芦岛、锦州、阜新、盘锦、鞍山、辽阳、沈阳、铁岭、抚顺、本溪、丹东等市,直达丹东市东北虎山南麓鸭绿江畔之江沿台止。

      曾参加过当年虎山长城考古发掘工作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永谦回忆说,当时虎山长城尚存台堡、堡基和部分堡墙,通道宽3米,主要用巨石垒建,同时还在周围村民家征集到了一些建长城时所用青砖。长城由虎山山头开始,沿河东岸和北岸山脉向北延伸。

      由此一道辽东长城的大幕渐渐拉开。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发现不仅是丹东,在辽宁境内的很多地区都存有明代长城遗迹,这是一条此前在中国长城图上找不到的线。它起于山海关长城向北延长线———辽宁省绥中县境内的铁场堡锥子山,历经葫芦岛、锦州、阜新、盘锦、鞍山、辽阳、沈阳、铁岭、抚顺、本溪、丹东等市,直达丹东市东北虎山南麓鸭绿江畔之江沿台止。其走势在地图上看呈“凹”字形,全长975余公里。沿线设城关11座、边堡98座、墩台849个,敌楼、哨楼、便门楼、烽火台、战台等古代军事建筑物达153处。明王朝曾在此驻军达到9.5万人,足见其对边墙的重视程度。

      明长城辽东段的出现绝非偶然。丹东市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栾德君介绍说,明初,被推翻的元朝统治集团残余势力仍在西北、东北进行顽强反抗,妄图恢复。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明政府开始在东北地区屯兵筑城。正统七年(1442年)及成化五年(1469年),先后建立了边堡,修筑了长城,建立了由山海关至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驿站。

      “辽东镇长城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土墙、石墙、石垛墙、山险墙、壁山墙、柞木墙、木板墙七种,虎山长城就属于石墙,其他的地方有的比较险,工匠们就进一步削山为险,不建墙了,而在江河上则立木为寨……”崔双来说。

      仿荷兰造“洋枪”出土

      专家们大喜过望,他们有理由藉此相信,在400年前,火器在长城守军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当时中外在军事上有着深刻的交流,甚至已经学会了对外来武器进行仿制。

      然而当时间的指针转向2005年时,一场关于明代辽东长城最东段的搜寻工作再度展开,这让人感到特别兴奋。“以往关于长城最东段线路走向问题,我们只能从考古报告上读到,更多的游客与市民没有现场感受,而我们又不是文物考古部门,不能对遗址进行探掘,只能进行这样一次搜寻,查找明长城的地上遗迹。何况距离上一次勘探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很多地上遗迹都已经消失,我们对家底的掌握并不充分……”栾德君说。

      在这次寻访中,对已知的暧阳古城的搜寻成为了重中之重。“今天的暧阳在明代时是最东段长城与宽甸等六堡的重要交会点,是长城内外多民族交流的重要关口,其繁荣程度可以想见。”崔双来说,“尤其在明朝中后期,努尔哈赤所领导的建州女真对辽东镇长城的进攻越来越频繁,暧阳作为凤凰城的门户首当其冲,一旦攻破这里,那么建州女真就可以直捣辽东腹地。”

      今天位于凤城市(丹东下辖县级市)的暧阳村,是一个北面临水,三面环山、约有3000多人口的小村庄。然而在明代这里却远不是这样……

      “听老人们说,在明朝的时候我们这里是一座大城,城墙在我小的时候还有呢,大城长宽各1里,占地500亩,城西还有一个配城,长宽各300米,可壮观了。”暧阳村村委会主任肖风尘回忆说。

      “从遗迹上分析,当时长城就从山上下来一直延伸到城里继而向西继续延伸,”崔双来指着山体的走向说:“在这两座大山之间的北部,就是暧河,当时女真人就从那里对暧阳发起进攻,所以在这山顶上还设有三座堡垒,观敌望远,同时河口地区也会立木为寨。”

      尽管时隔400年左右,当年守城人的后裔已经无法找到,然而在考古专家的帮助下,记者还是找到了古城的北墙遗址。

      那是一处长约30米的石墙,墙体间都用糯米浆夯实,400年后依然坚硬难摧,在一块白菜地的尽头,记者找到了一处略高的“土丘”。专家说那就是北城墙的敌楼,当战斗开始后,这里成为抵御敌人进攻的第一堡垒。

      10月31日,当专家们再度来到村里时,一件沉寂多年的武器得以“重见天日”。在虎山长城历史博物馆,记者见到了这件明末仿荷兰造的“洋枪”———“弗朗基”,它形似一门小“炮”,枪口直径约为1.5厘米,通身为青铜造,后座缺失,在它的表面上刻着“胜字五千一百五十四号”等字。

      “当时我们在村里,跟村委会的会计闲聊,他这人懂文物,对每家的情况也都熟,他就告诉我们,说前几天有个村民从地里可能挖出个‘洋枪’。”一位专家介绍说。

      结果这件武器的发现让专家们大喜过望,他们有理由藉此相信,在400年前,火器在长城守军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当时中外在军事上有着深刻的交流,甚至已经学会了对外来武器进行仿制。

      整座长城的秘密几乎从这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很快,工作人员找到了58岁的村民关世光,这两年他把自家修墙用的城砖全部起下来落在院子里,他说这是国家的文物,他要加以保护。

      明瓦残片随处可见

      “古人在烧砖、烧瓦时,都是非常讲究的,这些窑址所以选择临河,就是为了取水方便,这砖出窑的时候,什么时候洒水,洒多少水都是用讲究的,像长城用砖的要求都非常高,一定要达到非常高的标准。”

      关家院子的西墙很是特别,那是用一尺多长的巨石垒起来的,关世光说那就是当年的长城根。“我小的时候,经常上这墙上玩,这墙就是长城。这墙修得可牢固了,地下是用黄泥夯成的,地上第一层是两米左右高的巨石,向上是小石头,在向上是巨型青砖,再向上则是小青砖,墙上面能有一人多宽,现在就剩下这50多米长的巨石遗迹了。”关说。

      就在工作人员即将离开这座古城时,再度有了意外发现。人们在村西的河滩地上,发现了18座砖窑窑址。“在我小的时候,这里有三个大土包,后来农业学大寨的时候给平了,从里面发现了不少青砖,那些砖都能有一尺多长,成排立着放的。现在这些土地依然略高于四周。”肖风尘说。

      “这就是当年的砖窑窑址,为了修建长城,当时的工匠都是就地取土,直接烧制成砖的……整个窑址分布相当规矩,每四个为一组,最后两个各守一边。”一位专家介绍说。

      在这块土地上,各种明瓦残片几乎每隔几步就能够找到好几片,他们相互敲击,声若金石。“古人在烧砖、烧瓦时,都是非常讲究的,这些窑址所以选择临河,就是为了取水方便,这砖出窑的时候,什么时候洒水,洒多少水都是用讲究的,像长城用砖的要求都非常高,一定要达到非常高的标准。”崔双来说。

      如何保护辽宁长城

      “十多年前,当我们进行明代最东段长城普查时,有好多地方还保存得非常好,可是才过去了十几年,现在又消失了一大部分,有一个村子为了修公路,直接从长城穿过去,这让我们看了揪心啊。”

      “我们上次离开暧阳时,没想到竟然会遭到村民的嘲笑,”一位工作人员说。事情的起因,是工作人员第一次进村时,发现了一些青砖,就将它们搬上了车,可是村民们笑着说,这都是它们家盖厕所、修猪圈用的砖,城里人真是好笑,拿这个也当成个宝。

      事实上,在整个长城沿线上,这座为中华民族立下不世之功的“挡马墙”都面临着灭顶之灾,有统计说:“中国有三分之二的长城都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明代辽东镇长城的破坏始于明末。在万历末年,仅辽东“清河、抚顺数百里之间峰堠全虚,侦探尽绝,以故贼一入,如蹈无人……”

      到了清朝,辽东作为统治者的“龙兴之地”,他们开始从意识形态上有意无意地淡化这座“挡马墙”的存在,尤其是到了康熙年间,随着“柳条边”的出现,这座长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终在人们的记忆中,长城的起点成了山海关,而非鸭绿江畔……

      清末,随着辽东大开发的进行,大量长城砖石被用来修房建院,几乎每一次垦荒的背后,长城便或多或少地要遭受一些损失。

      “十多年前,当我们进行明代最东段长城普查时,有好多地方还保存得非常好,可是才过去了十几年,现在又消失了一大部分,有一个村子为了修公路,直接从长城穿过去,这让我们看了揪心啊。”崔双来说。

      在凤城市古城子村,记者看到了一堵长50米、高约半米、南北走向的土墙,崔双来介绍说:“这就是明代的汤半城遗址,也是明长城最东段保存最好的遗址之一,可是这里所遭受的自然界和人类的破坏却是越来越严重,如果再不加以全面保护,也许若干年后,这些重要的历史遗存就将消失……而那时所谓的万里长城留给我们的也许只能是对几个点的记忆罢了。”

      “今天有关长城保护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出台,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还很淡薄,这都给长城保护带来了难题,中国长城保护事业还有好多路要走……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