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等3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在经考古界长期反复酝酿基础上,在实地考察安徽省蚌埠市双墩遗址,并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后,13日正式向社会首次提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双墩文化”。
北京大学著名考古专家李伯谦教授告诉记者,双墩文化的发现,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游地区已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淮河流域与黄河、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丰富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化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双墩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侧的一个台地上,中心面积约2万平方米。双墩遗址为蚌埠市博物馆在1985年8月文物大普查中发现,1986年秋,市博物馆对该遗址首次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于1991年春和1992年冬两次发掘,三次共发掘面积375平方米,出土一批珍贵文物,经碳14测定该遗址距今约7300年。1991年国家文物局在合肥召开的“苏鲁豫皖先秦考古”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该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史前文化的代表。
双墩遗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