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内蒙古赤峰上机房营子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
  • 专家首次提出双墩文化 填补史前文化空白
  • 广东深圳发掘赤湾右炮台遗址
  • 安徽宁国安友庄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 江苏国宝荟萃南博,鸿山越墓文物首次公开亮相
  • 东莞发现昙石山文化晚期陶壶
  • 蓬莱古商船拆移和学术研究正同步展开
  • 娄烦发现晚更新世时代动物化石群
  • 上蔡楚国贵族墓葬发掘新进展
  • 四川旺苍县发现明代悬空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偃师兴国佛院发现东晋造像碑

        曾被偃师市兴国佛院作为门前脚踏石用的断石碑前不久被人翻过来,原来是块造像碑。经文物考古专家鉴定,此碑系东晋时期的造像碑,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造像碑断为两截,原被当做两个门的脚踏石,合在一起后碑高1.6米、宽0.75米、厚0.20米,无碑座。碑额左右各刻一形象逼真、丝带飘飘的飞天;碑的上半部刻一高0.35米、端坐在莲花座上的主佛,主佛两边各有4尊站在4个莲蓬上的菩萨,头后现佛光。碑的下半部刻一高0.36米、端坐在莲花座上的主佛,主佛两边各有3尊站在3个莲蓬上的菩萨,菩萨两旁各站立一高0.27米、威风凛凛的金刚。此碑的左边有“释道安”(释道安为东晋名僧)三字。

        此造像碑雕刻精细,造像生动,经1600多年的风雨侵蚀、人为毁坏,虽然面目模糊,但人物形象依然栩栩如生。考古专家说,该碑比洛阳古代艺术馆(关林)保存的北齐造像碑还要早200多年。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东晋时期的佛教、*、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