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物的挖掘和研究历来为海内外所关注。在昨天上午举行的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南京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教授首次介绍了六朝文物考古上的三大新发现。
陶瓷业的“官窑制” 贺云翱教授介绍,六朝时期,陶瓷业存在“官窑制”,虽然过去文献上也有蛛丝马迹,但出土材料丰富和完善了不足,先说陶业“官窑”,这时的陶业“官窑”所制产品应包括砖、瓦甚至皇室贵族的丧葬明器,南朝时历代中央机构中有“甄官署”之设置,其职能主要是烧制陶制制品。
再说瓷业“官窑”,中国瓷器官窑一直是陶瓷考古界的热门话题,关于瓷器官窑何时设立及其制度演变也是众说纷纭。出土材料显示,我国六朝时可能就出现了瓷器“官窑”,如南京赵士岗出土东吴带“会稽上瘐师袁宜”铭的青瓷虎子,是当时存在瓷业“官窑”的重要依据。到了南朝后期,直接模印有宫廷出瓷铭文的瓷器已经正式出现。近年来,在南京城区多处地点出土了带有宫廷用瓷“太官”铭的南朝瓷器,与这种瓷器造型及铭文风格几乎一样的瓷器在湖南也已经发现。尽管对当时瓷业官窑制度的具体细节还需要深入研究,但它以无可辩驳的材料证明六朝晚期肯定已经有了官窑。
独立供奉的“佛教造像”制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