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的又一皇家建筑遗址
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在寻找阿房宫范围的过程中,为了确定阿房宫的北界,考古发掘出了这座建筑遗址。该建筑遗址的夯土台基现存东西向长84米、南北向长92米,厚1.2米—2米。夯土台基偏南部向西延伸长59米、宽15米—20米。上部建筑存于遗址西北部,现存高度7米。
阿房宫考古工作队领队李毓芳研究员说,在底部建筑中发现不少战国时期的绳纹铺地砖和山形云纹及素面的半瓦当,这与秦都咸阳宫建筑遗址出土的铺地砖和半瓦当基本相同。另外,从建筑形制来看,该遗址与秦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的形制基本相似,为一座战国时期的典型高台建筑。该遗址还出土了不少汉代的板瓦和筒瓦。由此推测,该座建筑遗址是战国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并从战国秦沿用到西汉。
该遗址将使阿房宫保护范围在原有14.5平方千米基础上扩大
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史学博士后孙福喜拿起遗址上的一片墙皮给记者看,只见它红色的墙皮显然是彩绘过的。孙福喜说遗址的三边都发现了柱础石,所以基本上确定遗址四边方向都曾有廊房和廊道,为对称建筑。至于这座宫殿被火烧(因为现场有火烧的墙土)的年代,孙福喜说不能确定。
当初为保护阿房宫有关方面划定了14.5平方千米的保护范围,但学者们认为这个面积不够,所以不间断的考古发掘就是为确定阿房宫准确界限。除了本次的皇家建筑遗址外,它的周边还发现有战国秦或者秦、汉时期的夯土基址和建筑构件,比如筒瓦、板瓦、砖块等。另外,1989年至1990年,省上考古人员于西宝高速阿房宫前殿以北施工点发现一些遗址和遗物,当时确认为汉代遗存。这些考古成果对于研究阿房宫的范围是有很大作用的。
为什么战国秦或者秦、汉上林苑的遗址与阿房宫有关系呢?孙福喜解释到,秦朝灭亡时,秦始皇在战国秦遗留下来的上林苑中新建的朝宫还没有完成。《史记》记载,秦始皇想等新朝宫建成后“更择令名”,也就是说新朝宫建成后给其命名。因此,新朝宫没有正式名字。至于“阿房宫”之称,孙福喜以关中语言学和中国音韵学来为其破题。秦人为了区别于咸阳城中的宫殿,把战国秦遗留下来的上林苑离宫别馆和建于上林苑范围内的新朝宫一起称为“APANGGONG”(关中古代语音,意思是那边的宫),渐渐形成“阿房宫”之名。弄清了“阿房宫”之名指代的范围,就使得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周边陆续发现的战国秦皇家建筑遗址,都可以归入阿房宫遗址范围,也就是说当初划定的阿房宫保护范围还需扩大。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