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中心研究员的李祥石得知这个情况后,带着干粮,在方圆几十里地方寻找,终于在“1989年4月进入了大麦地”,李祥石说当时找到后“非常惊喜,这里简直就是个文化宝库,以后就年年去大麦地,与大麦地结了缘”。 早在1969年,李祥石就发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贺兰山岩画,他说那时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贺兰县,在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口村发现了岩画。 很多岩画都是人类有文字记载前的图画时代的记载。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谢玉杰撰文说到,就像世界各地婴儿出生时的啼哭大致相同一样,人类早期活动规律有这一定的相似性,大麦地岩画与目前国内发现的贺兰山岩画、阴山岩画等其他北方岩画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明显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大麦地岩画数量之多、密集程度之高都很突出。李祥石介绍,大麦地面积15平方公里,岩画有3000多组,展现个体形象8453个,平均每平方公里遗存图像到200多组,超出了世界公认的判定岩画“主要分布区”限定标准的20倍,“在密集地段,几乎每块石头上都有岩画,而且不少岩画还是画在其他岩画上,有叠压打破关系”。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副主任束锡红说,大麦地集中了这么多的岩画,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大麦地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地带,从地质条件看,这里的山体低矮、山坡和缓,岩面自然平整洁净,是岩画创作的天然画板,而且这里遍地是原生铁矿石,十分坚硬,只要稍加打磨就可以作为天然的良好的画笔,再加上气候干燥,受到的雨水侵蚀少。这些地理条件都让大麦地岩画得以良好的保存。 似文似图的大麦地岩画符号 深处卫宁北的大麦地岩画不好找,周围是荒漠一片,了无人烟。李祥石说,目前进入大麦地的山口只有几个,除了岩画研究者和考古人员和当地少数几个居民知道如何进入,一般人都不知道如何找到这个地方。也正因为大麦地岩画这种隐秘性,使得直到今日,大麦地岩画仍保存了基本的原生状态,很少人为的破坏。对于岩画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大麦地的确可以说是丰富的人类早期的画廊:在十几道浪起潮涌般的山梁崖壁上,连绵不绝地陈列着各种岩画,内容有狩猎畜牧、战争舞蹈、牛羊虎狼、日月星辰、天地神灵、手足蹄印、男根女阴、图案符号等。曾经生活在大麦地周围的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有羌戎、匈奴、鲜卑、月氏、突厥、党项等,他们被认为以其独特质朴的方式,就在这片大自然画板上,刻画自己生活,刻画自己所想的所害怕的所担心的所祈祷的。据研究,和贺兰山岩画比,大麦地岩画的群体性场面更多。放羊群的、围猎的、动物争斗的,无不是狩猎与游牧生活的写照。最大的一幅长达9米,高1.2米,据说刻画的动物、符号达到100多种,这组巨幅岩画里有近百个图形,描绘了游牧、狩猎、舞蹈各种场景,表现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被研究者称为“游牧长卷”。而其中刻画最多的是羊,有不同的物种:北山羊、盘羊和大角羊,各种羊的表现风格也各有不同。 发现中国最早图形文字? 要确切断定这些岩画产生的年代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采取的是丽石黄衣的测年方法。丽石黄衣是种地衣植物,这种方法是上个世纪50年代奥地利学者发明的是,是用这种植物的生长年限对冰川沉积物进行测年,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地震、地质、气候、考古、岩画等方面的研究。他们根据丽石黄衣测得大麦地岩画早期距今1.3万到1万年,中期距今为1万年到4千年,晚期距今4000到1000年,最早的岩画在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之间。另外在大麦地还采集到有绳纹、划刻纹的红陶片、灰陶片,这都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大麦地已经有先民在此生活。 然而,受到现代社会工业造成的气候地理变化、自然风化及人为偷窃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野外岩画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及时保护多年后会损毁。大麦地的研究报告发表后引起业界专家的注意,并建议整理后出版发表。由此,上海古籍出版社介入大麦地岩画的调查。该社敦煌西域编辑室主任府宪展介绍,在出版社总编到大麦地实地考察后,出版社决定联合西北第二民院出版有关大麦地岩画的大型丛书。 在2003年夏天,全国正处于“非典”旋涡中时,岩画研究中心的师生还有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冒着40多摄氏度的酷热,在没有一棵小树的荫蔽下,在大麦地安营扎寨,先后在5、6、10月三次进入大麦地,对大麦地岩画进行了摄影、拓片和考古线图(即按照1:1比例,用玻璃纸蒙在岩画上,然后用软性笔“依葫芦画瓢”一笔一笔描下来,然后再描到宣纸上,是最准确、可靠的资料)。12月对这些现场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并出版了一套共四大本的《大麦地岩画》丛书。其中第一本以主要是大麦地的835幅彩色照片、第二本是725幅拓片,第三四本是都是考古线图,共3172组。如此完整、几乎是网罗无遗的规模和形式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王兴康社长说在国内岩画界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这套丛书的出版无疑对岩画这种人类早期活动的记录与再现是一种难得的保护,是珍贵的第一手人文资料。“同时出了照片、拓本、考古线图,这就好像一个汉字同时列出它的甲骨文、小篆、楷书多种样式以资对比研究”,参与这套丛书编撰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字专家刘景云说,这样做是希望这种初步的收集整理工作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好的资料。在收集和整理工作中,发现了大麦地岩画中存在大量的似文似图的符号,这些符号已经具有象形、表意的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由单个符号组成发复合式符号,这是否是某种古老文字的雏形? 岩画与刻画符号有可能是文字或文字前身书写形式的提法,早在20世纪就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这个角度看,将大麦地岩画中的符号与文字起源等联系研究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但在以往的岩画中,仅发现了零星的似符号又似文字的形象,没有足够的研究资料,而在大麦地岩画中有1500多个这样的符号,且大麦地的岩画最早距今有1万年左右。专家提出,这可能是中国最早图形文字。
案例 两种类型的符号 据专家介绍,目前能认出的符号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由图画抽象成象形、会意、指事符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以《臣服》为例(图1,画面宽13厘米,高15厘米),此图由三个图画符号组成,描述的是氏族之间的战争中,一方向另一方臣服,是关于征服、臣服、胜利的记录。右侧及左下侧都是一人形,这些象图画的符号被认为从图画中衍化抽象,记录的是一个个的实物,与汉字中象形的造字法有相似之处。这两个相对的一上一下的人构成一站立一跪拜的关系,左上侧还有一“弓箭”状符号,说明的是跪拜的原因,即跪拜方迫于站立方的武力的震慑,是两者之间可能发生一场战争一场争斗或一方向另一方求饶。三个简单抽象但又具有一定象形意义的符号组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就像汉字中通常讲的会意造字法,如现代汉字中的“休”,即“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即“走累了要在树下休息”,又比如“坐”,即两人在土上,即“坐”。 二、既有图画又有符号,两者共同组合表达丰富的意思。典型的如图2(画面宽9厘米,高22厘米)。左边是一羊形图画,右边是一竖栏栅符号,直接的画面意思是羊被限在栅栏里,即指羊被圈养这样一种生活的记录。又如在大麦地三道梁编号为33的岩画(图3,画面宽11厘米,高14厘米),此图上部左右分别是一人面一只羊,中间是一个“S”形符号,下部为一横的符号,这幅符号和图画共同组成的画面被认为是描述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场景。 专家解答 南方都市报:你为何认为大麦地出现的符号可能是比甲骨文更早的图画文字? 李祥石: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总要互相交流和记事。而文字的形成也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就完成的事,它总是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演变到成熟的过程。 我们知道,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了,那在甲骨文之前一定是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这个源头在哪里,中国专家学者们一直在寻找,以前更多是在出土的陶器上寻找到的各种刻画符号,但那些都不多,比较零星。而其他的载体,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大多都不能保存或消失了,但石头是能长期保存的,是与地球同在的。而且石头不像陶器那么少,石头大面积存在,像大麦地的岩画,漫山遍野都是,也是古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天然的载体。而且大麦地随处都是原生铁矿石,这都是古人可用来凿刻岩画的天然画笔。我从事多年的岩画研究工作,看过不少岩画,其他岩画中都没有像大麦地那样多的抽象的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符号存在,还有那些几个符号组成的复合型符号的发现,都是特别有意思和值得关注的。而且我们目前发现了1500个这样的符号,数量是很多的。 其二,大麦地附近的贺兰山距离黄河最近的距离是1公里,这附近产生了黄河文明,从岩画的内容看,不完全是游牧文化的东西,这里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化交接地,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人类智慧的火花,孕育一种文字符号的产生是可能的。 其三,从文字发展的规律看,没有文字之前是图画,然后有了图画与符号配合,既有繁到略繁,接着是进一步简化抽象成符号表达意思,在大麦地岩画中,我们似乎能看到这样的一个演化过程,如有图画和符号一起表达意思的,有图画抽象成的符号,有几个符号组合表达意思的。这些符号都有汉语中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特点了,所以我觉得这些可能是比甲骨文更早的图画文字。 南方都市报:据说你们用丽石黄衣的方法对岩画进行了断代,最早距今1.6万年,最近是公元1600年,但有没有可能岩石是这么早的,但岩石上的画是后来人甚至是现代人在上面刻画上去的? 李祥石:这是不可能的。我搞了很长时间的岩画研究,新刻画上去画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些岩画是凿刻上去的,刻上去的画与岩石的颜色越接近说明时间越早,新刻上去的岩画都是随岩石的颜色变化的,像新近产生的裂纹颜色都与岩石不同。这也是能看出来的。我们在拓片时就特别注意到这点,不要把新的石头裂纹印当成了岩画的一部分。 南方都市报:目前岩画发现的符号中有没有像甲骨文那样串起来能说成一句话的? 李祥石:目前还没有发现。这1500个符号中还有好多都是我们不认识的。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南方都市报:你如何看待大麦地岩画的图形符号与甲骨文之间的关系? 刘景云:要说大麦地的图形符号与甲骨文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目前还没有找到足够的实在的证据,而这种图画符号在这种复合型符号的基础上接着是如何发展了,它有没有出现表音的文字符号,都没有进一步的资料显示,或没有进一步的资料来否定它一定是比甲骨文更晚时代形成的符号。但我们都知道,在甲骨文之前肯定有一个文字的发展阶段,而大麦地的图画符号从文字本身的形态看是属于比甲骨文更原始的文字,从这个角度看,它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提出它可能是比甲骨文更早的图画文字。 而大麦地的图画符号与一般岩画不同,是大量存在这种抽象的符号,并且还有复合型的符号,几千上万年前刻画这些符号的古人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我们现在很多都看不懂,但我个人从已有的甲骨文的知识进行推敲解释,觉得不少还是能理解的。比如说最典型的《臣服》,它的表示“人”的符号就与甲骨文里表示人的符号很像,这也极像汉字中会意造字法表达的意思。还有(图4)的符号,我是这样理解的,下面的符号是一只羊,但没有脚,躺着,说明被射杀了,因为上面像个丁字的符号在甲骨文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是表示“石头”锤子的武器。 南方都市报:你提到大麦地这些图画符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个如何理解?我们知道文字是能稳定地记载语言的符号,稳定性对符号发展成文字很重要。 刘景云:我自己在对这些图画符号进行整理研究时,特别留意了这点并进行了归类。这得先从甲骨文说起。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是占卜卦辞。蛇被古人认为是比较凶险的动物,比如说他们今天要做某件事情,就会问今天有无蛇,有蛇表示凶险就不能做,无蛇就表示顺利可以做,他们是根据龟甲骨“卜”开的纹理方向来判断这些有无蛇的。所以甲骨文中有不少表示“蛇”的符号,这个符号是像蛇的形状,用的象形的造字方法,其实就像现代汉语中“它”或“虫”两个汉字最早的写法。而在大麦地的图画符号中,我发现了不少这种圆头长尾的表示“蛇”的符号存在,与甲骨文中的相似。比如图5的,我觉得左侧是两个似直立的蛇行符号组成,右侧一点表示区域的界定,合起来表示有蛇的警戒区。又比如图6,左侧是蛇的符号,右侧我看是表示某个区域或就是蛇穴,可能是想告诉人们这附近有蛇出没。符号能固定的话,这对符号发展成文字很重要。 不同意见 不能表音就不能准确记录语词 曾宪通(中大中文系教授、古文字专家): 说到大麦地岩画,曾教授表示他曾经去看过贺兰山岩画,在他看来,大麦地的图画文字或符号很难与甲骨文进行类比,它们属于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不是同一个体系。 从文字本身的发展形态看,大麦地图画文字可以说是属图画到文字的过渡阶段的一种形态,也可以说是比甲骨文更早的符号体系。因为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表音性已经很明显了。但不能由此就类推它形成的年代就比甲骨文更早。 比如说解放前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方还用一些非常原始的图画文字符号来表达意思,显然它们形成的年代比甲骨文晚得多,虽然它们不及甲骨文成熟。 如果要证明大麦地岩画的图画文字是比甲骨文更早的符号系统,需要一些其他的旁证资料,如考古资料、地层关系等。 而目前所看到的岩画文字,它有一定的象形、会意、指事的功能,但缺乏文字成熟阶段的表音的形态出现,不能表音就不能表词,每个文字符号不能对应一定的词语,就不能准确地记录语词。 对大麦地岩画的符号文字的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要跟甲骨文比较先弄清断代问题 刘昭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古文字专家): 甲骨文是距今3000多年的文字,大麦地岩画的这些符号看起来比甲骨文的符号更早,但其形成的绝对年代是否就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这就不一定,比如说现在云南纳西的东巴文、贵州水族的文字,它们虽然都是非常古老的文字,但直到现在也有巫师用,就不能说它们形成年代比甲骨文更早,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而且不能说凡是岩画所代表的文化或上面出现的符号就一定是比中原地区文化和系统文字更早时代的东西,向珠海宝镜湾的岩画就是距今一两千年。 大麦地岩画如果要跟甲骨文进行比较,首先要把断代问题搞清楚。现在用丽石黄衣的方法测量了它的年代,早的距今1。3万年,晚的到公元1600年,时间跨度太大,不够精准,甲骨文的断代是非常确定的。 如果需要更加精确的断代,应该还需要更多的考古旁证材料。像现在这样的岩画中,有的还有车的图画出现,这肯定是在战国以后的事了。 链接 甲骨文 这些刻在乌龟甲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故称“甲骨文”。这种刻有古文字的甲骨,在被认识以前即常有出土,但主要被当做“龙骨”卖给药材商。直到清光绪25年(1899年),才由金石学家王懿荣鉴定为商代遗物。甲骨文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经考古发掘,证实该地是商朝后期都城殷的遗址,称为殷墟。商代崇尚迷信,商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并将占卜的事情、时日和结果等刻在上面,故甲骨文字也称卜辞。内容涉及-、经济、军事、气候、习尚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先后出土约14万片,单字总数约4500个,可认者约1700字。甲骨文距今约3000多年。 甲骨文之前的汉字源头,之前学术界研究比较多的是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年代在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400年)中出土的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汉字西来说 甲骨文之前的汉字是从何而来,历来不乏研究者,虽然有各种渊源的说法,但所发现的材料都不多,都不能形成理论和系统。英国思想家培根就认为汉字是拉丁文衍生而来,此后数百年间西方传教士从未中断过对于汉字的研究。1625年发现的一块聂斯托里教石碑,其上刻有叙利亚与汉字的混合体,这一发现被称为汉字是由中东传入的证据,由此推断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也是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起源,后来扩散到中国。 其他象形文字 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从象形开始的,其他文明古国有象形特征的古老文字都已消失,只有汉字是沿用至今的。 (一)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由这里生活着的苏美尔人所创造。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但由于楔形文字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二)埃及的象形文字 约公元35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的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1799年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即著名的罗塞塔石碑。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一位法国学者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构成。这种文字一直使用到公元前2世纪。 (三)印度的象形文字 产生与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哈拉帕文明时期,现在发现的多刻在石头印章上,已经发现的有2000多个,上面刻着动物及印度古老的形象文字,后来这种文字也消失了。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