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开始发掘
  • 考古学家在南丝绸之路沿线一处遗址浮选出水稻
  • 考古报告《吴城》首发式在南昌举行
  • 烟台市首次发现东汉双层墓
  • 洛阳发现唐睿宗李旦孺人壁画墓
  • 安徽淮北发现东汉时期砖石混合框架结构墓
  • 我国首家银器博物馆展出上千件明代以来的银器
  • 二○○二︱二○○四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评选入围图书一百种
  • 北京市毛家湾发现大型明代瓷器坑
  • 中国最大的湿地博物馆在吉林建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陕西乾县河里范遗址首次调查和抢救性发掘

    0米,总面积12000余平方米。发掘资料表明,河里范遗址包含了3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第一期遗存属仰韶时代中期文化,发现内涵较为丰富。灰坑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锅底或桶状。所见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线纹、弦纹和彩陶等。器类有铁轨式口沿罐、重唇口尖底瓶、葫芦口平底瓶、彩绘折沿盆、彩陶钵、敛口瓮、叠唇缸等。彩陶纹饰多样、富于变化,主要由弧边三角、圆点、弧线纹构成花卉、豆荚等纹样,多绘于盆、钵口沿及外壁。生产工具数量很少,种类有石刀、石镞、石球、磨石和陶刀。所见陶佩饰较有特点,一件呈圭形,用陶片磨制而成,制作精细。另一件为铃形,顶部钻孔以系挂。依据所出土的陶器特征,一期还可以分作前后2段。

        第二期遗存归属于仰韶时代晚期文化。灰坑分3种形状,圆形桶状、圆形锅底状及不规则形,堆积较浅,一般不超过1米,包含物较少。陶片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褐陶次之,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数量最少;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附加堆纹和极少量的篮纹。陶器种类主要有平唇口尖底瓶、大口深腹罐等。生产工具有石质和陶质的刀和纺轮。

        第三期遗存主要分布在遗址B区,时代相当于龙山时代早期。灰坑有圆形或椭圆形锅底或桶状和圆形袋状3种形状,壁面与底部一般较为平整,但未发现工具痕。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并有一定量的红陶;纹饰以篮纹为主,绳纹与附加堆纹次之,还有少量方格纹。陶器种类有喇叭口瓶、筒形罐、刻槽盆、鼎、单耳罐、器盖等。其中出土有一件鬼面鼎足,整体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足面隆起,隆起的棱上压有似眼、鼻、嘴的纹样。

        从遗存表现的文化特征来看,泔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至少在仰韶中晚期到龙山早期这段时间内,与渭水中下游地区同期的文化无论从整体的陶系、器形、器类还是具体到每类陶器纹饰、特征都基本接近。相较之下与泾水上游同期遗存,在仰韶晚期时差别开始明显。泾水上游陶系以泥质橙黄陶为主,泔河流域仍以泥质红陶为多;纹饰上彩陶也较泔河流域多;器类上直壁器和漏为其特点。龙山早期阶段泾水上游同期地区特征,陶色以橙黄陶最多,灰色个别;纹饰以绳纹为主;富有特征的器类有尖底、平底甑、斜耳罐、鬲等。泔河流域仍以红色居多;纹饰以篮纹为多;代表器类有刻槽盆、鼎等。但是由于泾水流域所做工作有限,这种差异是否可称为是2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以及其分界线等问题都有待今后更多的考古发掘和发现。

        此次河里范遗址的考古发掘,是泾水支流泔河流域的首次重要考古发掘。虽然发掘面积有限,但是遗存所反映的文化面貌是相当明晰的。从而填补了对该区域文化面貌认识上的空白,进一步充实了泾水下游地区新石器时-古资料。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