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src="/history/UploadFiles_9744/200701/20071191275772.gif" align=center vspace=3 border=0>
小黄山遗址A区,发掘前系竹园,史前文化堆积上有厚2—3米的堆土,这些堆土系唐宋时期埋墓筑坟封土和后期竹园增土形成。史前文化堆积厚1—3米不等,文化内涵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三阶段为良渚文化晚期遗存。第二阶段遗存系沟状堆积,堆积厚近3米,该阶段遗存在B区没有发现。第一阶段遗存主要是储藏坑等遗迹。
小黄山遗址B区,发掘前为近现代墓葬区。史前文化堆积厚1—2米,文化内涵也可区分为3个阶段,第一、三阶段遗存文化面貌、内涵特征同A区第一、三阶段,第二阶段堆积为A区所未见。整合A、B区的地层叠压关系及堆积的文化内涵,小黄山遗址史前文化堆积文化内涵分成4个阶段,第四阶段堆积为良渚文化晚期遗存。前3段遗存为小黄山遗址堆积的主体,文化内涵丰富,自身特征鲜明突出。
第一阶段 以B区5、6层及相关遗迹单元为代表。发现大量可能用于储藏的深土坑,储藏坑多为方形或圆形,坑壁陡直规整,坑底平整,直径(边长)1米左右,B区H12直径1.9、深1米左右,容积近3立方米;部分储藏坑上口为长方形,下部圆形,坑底置放石磨盘;个别土坑口小底大略呈袋状;部分储藏坑存在类似台阶现象,可能为了存放取用上下方便。BH9、BH10、BH17储藏坑紧密相连并落在一个更大的浅坑内,大坑套小坑。BH12储藏坑周围发现分布比较有规则的柱坑类遗迹,分析推测储藏坑上当有简陋棚篷建筑覆盖。在B区H12下方还发现烧火遗迹,清理情况与一般的火塘、灶坑遗迹不同,既不是平面上的烧结面,也不是地灶的圆形火塘。烧火遗迹位于一浅沟(槽)内,保存较好的一处底部烧结面范围30×25厘米,靠下方(边缘)烧结面逐渐趋薄,烧结程度较差,靠上方烧结面陡直清晰,高约12、厚近2厘米。结合第一阶段无一釜支架出土、陶釜数量不多,又很少发现烟炱等现象,推测所发现的烧火遗迹可能不是用于陶釜的炊煮,而很可能与烧烤有关。B区T1,还发现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一座,头向东,墓坑长140、宽60、深20厘米,头侧发现夹砂红陶平底罐、夹炭红衣陶圈足盆随葬陶器各一件,夹炭红衣陶圈足盆下发现一片残损腐蚀很严重的颅骨。平底罐外表肩部以下有竖向细绳纹,上腹部有戳点纹。A区发现的建筑遗迹也很值得探讨,在东西向大灰沟北侧有宽5米阶地,阶地北侧是高近1米的陡直的生土台,紧贴生土台挖有深约15、宽30厘米上下的排水沟,阶地、沟内和生土台上都发现圆形柱坑,柱坑沿沟排列有序,揭示的柱坑显示当时临沟有一排长25米以上的以生土为后墙的“半地穴”建筑。
由于酸性土壤的埋藏环境条件,出土遗物陶器、石器大宗,有机质遗物发现很少。陶器中夹砂红衣陶占绝大多数,夹砂颗粒比较均匀,磨圆度高,应系直接采自河漫滩的河沙。陶器胎壁粗厚,制作原始。平底器、圈足器为主,圜底器不多,不见三足器。器种单调,盆、盘、钵、罐、釜为基本陶器群,盆、盘、钵数量多,形态丰富。绝大部分陶器素面红衣,少量陶器口沿部刻划网格纹,绳纹少见。陶器口沿、肩腹部流行把手()或系。夹砂红陶敞口平底盆形态特征和距今万年左右的浦江上山遗址出土夹炭红衣陶平底敞口盆十分相似。石磨石、石磨盘出土数量最多,石磨石形态丰富,玄武岩质地的饼型(块状)最具特色,磨石质地粗细差别明显,磨石一般1—2个磨面,不少磨石有3个磨面;而硅质岩质地的长方形磨石一般为正反2个磨面,两端常有锤击形成的崩疤;还有一类杵状磨石。燧石质石锤数量不少。石磨盘玄武岩质居多,玄武岩质地者完整的很少,多为长期磨损碎裂或因锤击断裂的残件;非玄武岩质地的石磨盘多完整,最为完整的一件石磨盘重30公斤。不同形态的磨石、石锤与石磨盘配合使用,脱落、研磨、锤击加工不同的坚果、块茎植物或砸击水生动物取食其肉、敲击动物骨骼吸食骨髓。磨制石器数量不多,岩性以凝灰岩、硅质泥岩居多,截面椭圆形的石斧多见,通体磨制,残损严重。穿孔石器及便于捆绑的石球也很具特色,尚不知其确切的用途。第6文化层还出土石雕人首一件,高7.6厘米,利用玄武岩质砾石运用钻、刻、掏挖等工艺成形,形象传神。
第二阶段 堆积主要分布在B区,以B区4层堆积为典型考古单元。与第一阶段相比较,文化面貌基本一致并有所变化,发展演变轨迹明确,脉络清晰。变化主要表现在陶器方面,夹砂灰陶数量明显增加,陶器胎壁趋薄。器类上平底器、圈足器常见,圜底器数量增加,三足器不见。除盆、盘、钵、罐、釜等第一阶段陶器外,新出现敛口钵、双腹豆、夹砂灰陶折肩卵腹绳纹釜、甑等新因素,新出现陶器的形态特征,交错拍印绳纹、镂孔放射线和红底白彩的装饰风格等与萧山跨湖桥类型文化同类陶器十分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从陶器成型方法等方面表现出更为古老的文化特征。两者间应存在某种传承发展关系。
第三阶段 堆积仅在A区发现。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石器变化不是很大,地层中出土大量采自河漫滩的砾石料,许多砾石上边缘留有人工使用类似刃部的痕迹,据分析大部分应该是信手拿来使用随意抛弃的,部分可能是特意加工的具有明确刃部的砾石器。陶器中夹砂灰陶为主,少量夹炭陶。夹炭红衣陶红色艳丽,夹炭黑陶黑色乌黑纯正。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常见,不见三足器。夹砂灰陶圜底釜、双鼻与口部齐平的平底罐、平底盆、平底盘、钵和小杯常见。陶盆形态趋小,陶釜、陶罐器形明显变大,釜上绳纹流行;平底盘手捏成型,工艺原始,外壁残存制作陶器时草刮痕迹。
小黄山遗址3个阶段遗存地层叠压关系清楚明确,文化面貌丰富,文化内涵早晚传承演变轨迹清楚,阶段性特征明确,系同一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自身特征鲜明突出。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器物型学的排比研究,第一阶段文化内涵与浦江上山遗址相近。第二阶段遗存文化内涵中存在不少萧山跨湖桥文化因素,文化面貌总体上较跨湖桥更为原始和古老。第三阶段遗存和跨湖桥文化也有相当多的可比性;绳纹圜底釜、双鼻平底罐与河姆渡文化同类陶器也有某些雷同之处。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对第三阶段的A区H1出土夹炭陶标本的14C测定并经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6820—前6680年,A区5层木炭树轮校正年代为前6020—前5985年。据此第三阶段年代距今8000—前8800年,第一、二阶段年代尚没有测定数据,比照浦江上山遗址,推断小黄山类型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距今8000—10000年上下。
由于酸性土壤的埋藏保存环境,小黄山遗址发掘有机质文物发现很少,对研究小黄山先民生业形态带来了很多困难,但小黄山遗址大量储藏坑的发现,丰富的石磨盘、磨石的出土,据B区坳毛蓬发掘点牛骨等动植物遗存的发现推断:小黄山先民已进入定居生活阶段,采集、狩猎是小黄山先民主要食物来源,生业形态适应依山傍水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A区地层中稻属植物硅酸体的大量发现表明小黄山先民已经栽培或利用水稻。
跨湖桥遗址、浦江上山遗址的发现揭示了浙江省新石器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小黄山遗址发掘,则揭示和确立了上山类型阶段遗存和跨湖桥文化阶段遗存地层上的叠压关系,将年代差距2000年、文化内涵难以比较联系的2个古老文化有机联系起来,“盘活”了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格局,将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探索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文化源流及其发展演变提供了可靠地层学依据、丰富的实物资料和全新的平台。水稻遗存的发现,对农业起源特别是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小黄山遗址发掘,第一阶段夹砂红衣陶多角沿盆等陶器形态上与河姆渡文化早期多角沿盆很相似,第三阶段最具特征的双鼻罐、平底盘也与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双鼻罐、平底盘具有某种传承发展的内在联系。据此推断小黄山类型文化遗存是河姆渡文化重要的来源之一。
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存保存之完好,储藏坑发现之多,石磨盘、石磨石出土数量之丰富为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所罕见。6层出土的石雕人首距今年代在9000年上下,应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石雕人首,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小黄山遗址是曹娥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曹娥江流域乃至浙江省及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古发掘研究的重大突破。小黄山遗址发掘为跨湖桥文化的来源去向这一困扰考古界多年的重大学术问题的重新讨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资料。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