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岸,东高西底。在遗址的周围,主要是冲沟中间发现有大量被搬迁过的遗物而形成的二次堆积。
发现的遗迹有石砌城墙、房子、墓葬等。遗物可分为以下几个时代:A、庙底沟文化遗存泥质陶有尖底瓶、彩陶钵、彩陶盆;夹砂陶有弦纹罐等。B、仰韶文化海生不浪类型遗存仅见底部为小钮的尖底瓶。C、阿善文化遗存和老虎山文化永新店类型遗存为遗物中最多。夹砂陶和泥质陶的比例约对等;以灰陶为主,可见少量红褐陶和红陶;纹饰最常见有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划纹、剔刺纹、方格纹、素面、磨光等;器形有罐、盆、斝、豆、器盖、瓮、壶或尖底瓶等;还有少量的纺轮、石斧等生产工具。D、朱开沟文化遗存较少。仅见少量的三足瓮、肥足鬲、浅盘高柄豆、盉等。
林遮峪遗址位于堡梁台地的最前端,台地的两边有很深的自然冲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坡状台地;台地最后端有一道用自然石片或石块垒砌的石墙,暴露在地表总长为140米。石墙最宽处有3层台阶状阶地,每层阶地宽约5—14、高约3—5.5米。这样做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保证石墙在修筑过程中的安全性、牢固性。石墙的修筑方法为:先在石墙外侧(东端)挖一个较深的壕沟,壕沟中的泥土先利用自然的台地夯筑或将生活区垫平,之后,用石头或石片包砌第一层台阶,顺次往上做好第三层台阶。这样做的好处是:城墙前有壕沟作为第一道防线;城墙高大陡峻,防御功能良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石墙都这么厚,而且只在东部、东南部容易攀爬处筑有石墙。石墙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安全的生活环境。
石墙内侧发现有大量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夏时期的先民留下的遗迹。有灰沟、灰坑、房子、墓葬等。墓葬排列整齐,头向一致,应是专门选择的墓地。房子有窑洞式和半地穴式2种,门道向东或东南。房子中门道北侧仅出土石刀4把,叠放在一起,反映先民已开始农业生产。由于石墙内遗存比较丰富,选择3个地点进行了发掘。
第一地点位于城墙附近,目的是探究城墙的修葺方法和时代。布方2个,编号为2005BLZD1T01、T02。
第二地点位于遗址中心区偏南,目的是了解文化层堆积情况。布方2个,编号为2005BLZD2T01、T02。第二地点1层下发现灰土,之后便是灰土、花土和生土块交叉形成的堆积。出土陶片、小件器物较多。从发掘来看应是一条向南流的冲沟回填而成。
第三地点位于遗址中心区略偏北。发现窑洞式房子1座,灰坑2座。编号为D3F1、H1、H2。H1、H2均打破F1。H1、H2之间没有关系。窑洞式房子内面积(含门道)为13.2+1.5平方米,推测有4—5人在此居住。火塘位于房子中部,圆角方形,东侧有较深的豁口。经解剖得知有二次使用的痕迹。房子向内收分较大,没有墙裙,残高1.56米,推测原来高度为2.4—2.8米。窑洞内填土为花土,陶片较少,应是在窑洞废弃后将倒塌的生土取走,在晚期才将其回填。值得一提的是打破窑洞的灰坑H2,为椭圆形直壁坑,中间土色较灰,石块少,出土有花边鬲、鬲裆、三足瓮等器物;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很少;全部为灰陶,夹砂陶较多;磨光陶也较少;其时代应在夏商之际。这是本次发掘中所见到的最晚的遗存。
林遮峪遗址的发掘没有找到预期的商代晚期与1971年发现的铜器墓相关的遗存,其主要遗迹和遗物属于龙山时期老虎山文化永兴店类型。遗址中发现的龙山早期的石砌城墙,填补了山西在这一时期缺乏石城的空白,为今后林遮峪遗址的保护、研究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