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挽救濒临毁坏的少数民族古墓群。在数天的采访中,记者通过专家的发掘解说,了解了大量关于石板墓的形成、分布、源流、工艺、结构、类型等资料,记录了专家最新的发掘成果。
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古墓群 2006年12月23日,记者来到荔波水浦村时看到,以贵州省文物考古专家宋先世为领队的专家组一行五人正在发掘和维修古墓群。宋先世告诉记者,发掘工作从11月18日已持续到现在,历时长达一个多月。本次发掘是根据国家文物局考执字(2006)第183号批文,对荔波水浦石板墓群进行抢救发掘,目的是通过对石板墓葬进行系统的调查、清理和发掘,在完成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项目的前提下,全面搜集第一手资料,摸清石板墓葬形成的成因、分布、源流、工艺、结构、类型等情况,并了解与之关联的民族丧葬习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意识,透过其反映出社会组织结构、血液婚姻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整理出较为完备的各项资料,以文字、图像、拓片、测绘、音像、实物等载体,记录下其中濒临灭失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认识民族历史文化的目的。 12月23日,经过一个多月辛勤工作,专家共清理了300多座坟墓,发掘和修复9座具有代表性的古墓。据水浦板本组村民讲述,70年代因修水电站,把大量的石碑抬去修电站,许多文物惨遭破坏。考古专家宋先世告诉记者,墓基塌方和人为因素破坏情况十分严重,从目前发掘的坟墓看,估计与水族的迁徙有关,因为水族重要分布在三都、荔波一带。从古墓构造来看,就像一座座水族房屋,其中发现保存完好的两层墓为1座,三层幕为3座,属于“干栏”式建筑结构,最大的一块墓碑有1300多斤重。据专家介绍,古墓群大约可以分为三种:干栏式、圆形和长方形等类型。从发掘的一个女子坟墓看,出现了“同冢异穴”或叫做“伴祖添葬”的情况。意思是父子、婆媳死后同葬一个坟,但不葬在同一个坑里。其中,从出土文物中,还发现有一对银耳环和发簪。 记者在古墓群墓碑上发现,其年代大多为乾隆、嘉庆、咸丰、道光年间,有的墓碑上还刻有水书文字,四周的石头上还刻有龙、凤、鱼、牛角、麒麟等动物,以及绘刻有太极图案,图像雕刻精美,形态惟妙惟肖。专家认为,从石雕墓刻看,可以反映出该民族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深远,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堪称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典范。也反映出这个时期,该民族比较强大繁荣。 据历史文献记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茅而不涂,衡板为阁,上以栖人,下畜牛羊猪犬,谓之麻栏。”荔波县文管所做长覃远建认为,从水浦古墓群看,其特点是民居、墓葬、禾仓三位一体,都属于“干栏”式建筑模式。据专家推算,建造一座坟墓当时大约需要9头牛,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价值,造价非常昂贵。记者从墓群附近的板本寨村民中了解到,目前现在板本组有水族30户,房屋结构与古坟墓建造特点相似。 年过6旬的板本寨村民潘祥明老人告诉记者,以前他居住在附近的牛角寨,在他的记忆中,逢年过节,从未有人前来上坟,记得1981年省文物考古专家到水浦了解墓葬民族时,老人们异口同声说是“苗坟”,不认为是水族祖坟。从古墓的“干栏”式建筑构造、墓上的石碑图案分析,一些专家认定为水族坟墓,但考古领队宋先世认为,可以推测为水族坟墓,但推断是属于猜测,得须等发掘组把发现的人骨和文物标本资料带回贵阳,经仪器检测和专家进一步论证后,方可下结论。
荔波水家学会参与抢救濒临灭失石刻水书 12月24日,荔波县档案局局长、水家学会副会长姚炳烈,荔波县人大副主任、学会副会长潘永会及学会理事潘宠宪等水书专家为抢救濒临灭失石刻水书,专程来到水浦石板古墓群对墓碑上的水书给予调查抢救。当日,专家在水浦石板古墓附近的一水井旁,对一块长2米,高0.7米,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水书石刻碑进行考察。荔波县档案局局长、水家学会副会长姚炳烈介绍说,石碑上描绘有28属(星座),主要有壁火蛇、燕子、鱼、天鹅等动物,有的动物不能识辨,说明该石刻图案是形象与抽象的高度统一。荔波县文管所所长覃远建告诉记者,目前,石碑上的图画已拓片带回荔波研究。 当日,荔波县水家学会专家还在水浦石板墓群中发现2块刻有水书文字的墓碑。水家学会理事潘宠宪通过辨识,确认两块乾隆年间的墓碑水书文字应该从石碑的下方往上读。他还补充说,因为乾隆年间发生文字狱,水书当作“牛鬼蛇神”,民间不准传播水书文字,为了回避政府追究责任,水书刻在墓碑上必须打破常规。 潘永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年来,水家学会对抢救濒临灭失石刻水书做了大量工作,希望通过本次考古发掘,进一步了解,收集更多的水书文字,以挽救水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水浦Ⅱ号墓迷团重重 水浦Ⅱ号墓高1.76米,长1.85米,宽0.86米,墓室高0.74米,墓顶高0.90米,平铺的石板厚0.12米,墓室以四块石板竖砌建成,两侧各有石柱两根。墓顶两端均有用雕刻两尾鱼而成“山”字形装饰,中间为“人”字形墓顶,脊部有透雕纹饰。墓后有10个小石“人”,雕刻粗犷,仅可辨明头部和身躯之轮廓。其中8个为男性,2个为女性,呈高矮排列。 对于石墓后的小石“人”,专家们对其表示的含义争论不休。荔波县文管所所长覃远建认为,从石“人”放置的位置看,可能表示墓中之人有10个后代,意喻后继有人。而荔波县人大副主任、学会副会长及学会理事潘永会认为,这可能表示死者在生前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威望,石“人”或许是部下或妻子,属陪葬品,不可能把活着的子孙雕刻成石“人”陪葬入土。
古墓人物来历之迷争论 据有关文史记载,清咸同年间,荔波、三都一带曾爆发大规模的水族人民反清斗争。其中以潘新简为首的反清斗争历时长达15年,部众达4万余人长期盘踞在三都、荔波水浦一带,影响遍及荔波、都匀、三都、独山、从江、榕江、南丹、环江等县,后清政府派冯子才率大军给予围剿。 荔波县人大副主任、水家学会副会长潘永会及学会理事潘宠宪人认为,如果联系水浦Ⅱ号墓的10个石“人”和古墓碑上的年代来推测,该墓群所死之人应该是潘新简反清军队。 记者在石板墓群发现,300多座坟墓密密麻麻排列,较为集中。有的坟墓修建很好,纹碑雕刻精细;有的墓建造简单,用几块石头堆砌而成。记者随后在附近的板本寨子中发现,至今还有一段遗存下来的土战壕和城墙遗址。潘宠宪认为,从水族的古歌,尤其是情歌和颂歌中可以发现,水浦曾是一个繁荣的地方,并有过地方政权的痕迹。 2006年12月25日,省考古专家组在初步完成了对水蒲石板古墓群的发掘工作后,在荔波向县人民政府举行了发掘总结汇报会。省考古发掘专家领队宋先世介绍说,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工作,搜集了大量有关水浦石板墓的墓室结构等有关资料,意义重大,希望荔波县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保护。但他表示,对于墓中人物民族、死因,性别等凝团,需要通过认真研究人体遗骨标本、随葬品等实物后,方可作出结论。
作者电邮 [email protected]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