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明代大瓷缸暗藏神秘佛像 只能在照片上可见暗纹
  • 六安王陵外藏室被成功开启,更多的文物出土
  • 八思巴文大元通宝现洞头 古币距今有700多年
  • 长沙将对古代遗址实行大规模原址复原陈列(图)
  • 河北唐县发现大型墓葬群和罕见彩绘墓
  • 鲁山县薛寨遗址考古发掘接近尾声(图)
  • 河南焦作出土近百件唐代珍贵文物(图)
  • 丰台工地挖出千年古墓 初步定为辽代墓
  • 淅川发现楚国高级贵族墓葬
  • 浙江上虞出土三国瓷器 动物造型前所未见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黄肠题凑墓安徽首次发现

    响,四面的土层都向中间挤压,而且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椁木都已经腐朽,很多地方已经坍塌。我们发掘过程中,已经出现多次塌方,所以我们必须在做好各项记录、保护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发掘工作。其次,因为现场围观的人员特别多,虽然每天有近百名警察在维持秩序,但墓葬四面的围栏仍不时被拥挤的市民压坏,给文物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另外,因为主墓室上的多个盗洞,虽然我们工作人员防止坍塌已经用沙包、铁棒封堵、支撑,但主墓室仍然有坍塌的可能,一旦遇到阴雨天,发掘将不得不被迫停止。这将给文物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据公安部门介绍,对于该墓葬,很多文物贩子已经闻讯赶来,一些盗墓贼更是蠢蠢欲动,前两天,公安部门在此还抓住一盗墓贼。
      “六安王”总共传了五代
      记者:该墓葬现在已经确定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六安王”与“淮南王”、“衡山王”、“九江王”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杨所长:早在楚汉相争时,楚王项羽封六安人英布为九江王,其王府设在六安;后英布叛楚归汉,汉王刘邦封其为淮南王,王府仍设在六安;后来,英布被杀,刘邦封自己的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刘长在六安呆的时间很短,便把王府迁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刘长谋反出事后,刘邦封其儿子刘安为淮南王(都寿春),另一个儿子刘赐被封为衡山王(当时六安很多地方属衡山国地域),淮南王刘安谋反获罪,汉武帝封刘庆为六安王。为表忠心,刘庆向其上书保证:“六地平安,永不反叛”,这是公元前121年,“六安”之名也由此始。六安王自刘庆始传了五代。
      诸侯帝王才有车马坑陪葬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确定这是一个高规格墓葬的?
      杨所长:在这个墓还没有发掘之前,当地的考古人员就曾发现封土堆周围有汉代的砖瓦片,初步判断这里有汉墓,发掘一开始,我们经过探测发现了陪葬墓和车马坑,就知道这是一个高规格的大墓了。因为安徽考古史上,发现车马坑只有两次,此次是第一次发掘。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只有诸侯、帝王级别的人物,死后才享有车马坑的陪葬。全国目前发现有车马坑陪葬的古墓也是寥寥无几。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一个典范。
      出土食物反映视死如生风俗
      记者:听说此次发掘,除了出土不少精美的器物,还出土了一些食物,这说明什么?
      杨所长:此次出土的食物中,除了稻谷,还有板栗和枣子。虽然经过约两千年的历史,有些东西已经炭化,但板栗和枣子仍清晰可辨。这除了反映汉代人视死如生的生活习俗,而且对研究当时王府的生活和汉代的农作物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黄肠题凑”墓我省首次发现
      记者:“黄肠题凑”据说是我省首次发现,它的意义何在?
      杨所长:根据史料记载,“黄肠题凑”是西汉王陵特有的葬制。它是以木枋层层排列所构成的木构墓室。由于其木材用的是木材中心呈-的部分,所以称之为“黄肠”,建造所用木材全部指向墓室中心,称为“题凑”。该墓葬不仅是我省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墓,而且“黄肠题凑”的出现,也为墓主人的尊贵身份提供了依据。
      王陵发掘有助于研究皖西历史文化
      记者:六安双墩王陵的发掘意义何在?
      杨所长:这座保存非常完整的“黄肠题凑”王陵的发掘对于研究汉代的陵寝制度、工艺制作技术、农业及园艺状况,还有对研究汉代特别是皖西地区相关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另外“黄肠题凑”王陵在全国发现寥寥,据了解还不到十座,而且保存非常完好,所以我们如果能在发掘整理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和利用,可以发挥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星辰在线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