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24日电(记者李泽兵)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披露,今年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在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阿拉善盟三地开展以来,共普查文物点3841处,其中复查文物点2068处,新发现的文物点达1773处。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文物大区之一,在国家统一组织下曾进行过两次文物普查,其中在1982-1989年进行的第二次普查中,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5万余处。
近10年来,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一些专门性、区域性考古调查和配合国家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中均有了大量新发现。如在赤峰市阴河流域、凉城县岱海周边和清水河县浑河流域等地进行的区域性考古调查中,在同一范围内发现的新增遗址数量,是2003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所收录遗址数量的数倍。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负责人张文平说,此次普查试点涉及3个盟市的21个旗县区,目前试点普查工作基本结束,完成普查面积在16万平方公里以上。普查主要目的是摸清家底,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建立和完善国家及自治区各级行政区域文物数据信息库,并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核定公布一批自治区、盟市、旗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民族特色、历史文化集中的名村名镇。(来源:新华网)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