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宋代古墓要揭底 专家认定秦桧家墓(图)
  • 航拍勘探意外发现 乾陵存在十余处巨型圆环(图)
  • 陕西乾陵遗址南部发现10余处巨型圆环状遗迹
  • 一座规模巨大汉代画像石棺在四川现身
  • 金堂东汉墓挖出陶面胡俑
  • 考古专家在重庆开县发现两处东汉至明清古遗址
  • 巫山小三峡又现悬棺 疑是儿童棺木
  • 河南荥阳抢救清理一批古代水井及瓷器
  • 宜川:龙王辿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 四川最大汉代石棺现身 意外发现完整头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沈阳五爱地区现三朝古墓群 出土一件神秘无底陶器

    坏,墓葬距地表深0.5米,墓室长4.76米,宽2米,残高1.3米,墓底为“人字形”。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队队长赵晓刚介绍说,从墓壁残存结构推断,墓主人绝非当时的一般百姓。

      墓中出土的12件冥器小巧可爱,它们多是模仿日常生活用具而制。其中一件陶制桌案不过手掌大小,另一件陶瓢造型生动,仅比大拇指指甲略大。

      另一座汉代“刀把形”砖室墓,还出土了一对耳铛,也许在1800多年前,它们曾经属于一位高贵的妇人。当然也有遗憾,考古人员发现其中一座汉墓已遭到严重破坏,清末民国时期的沈阳居民在它的西北部打了一眼大水井,致该墓大面积被破坏,墓内也仅发现2枚铜钱。

      东汉时,沈阳为候城,是整个帝国在东北的边防要塞,其城址就在今沈阳故宫周围。

      赵晓刚介绍说,这四座墓葬排列有序,相距2~3米,方向基本相同,均在190度左右。从勘探情况来看,发现的几座墓葬排列有一定的规定,故推测此处为一汉代家族墓地。从墓葬形制多样,出土器物多为冥器分析,这批汉代墓葬的年代大致为东汉中晚期。

      一座明墓

      明代人下葬头顶放个碗

      “明代时沈阳平民墓葬基本特征是随葬器物以酱釉瓷为主,并常以头顶随葬一酱釉碗,脚下随葬一盖罐的形式出现。”赵晓刚介绍说。

      本次发掘的是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土坑木棺夫妻合葬墓。该墓葬距地表深1.1米,长2.84米,宽2米。墓葬内尸骨保存基本完好,为仰身直肢葬。在每个棺外随葬器物3件,摆放位置为头前放置1个酱釉碗,脚下放置1个盖罐,并用碗扣合在罐上……

      赵晓刚介绍,明代时沈阳主要作为军事堡垒存在,目前发现的墓葬较少,今年来通过大东区八王寺地区、苏家屯区白清寨地区等地的发掘,逐渐掌握其葬俗。

      考古力证

      “五爱”当时是城外的葬地

      为啥这些大墓会出现在五爱地区?赵晓刚介绍说,三朝古墓群的发现说明此地在辽代沈州城和明代沈阳中卫城时期还不是城市的中心区,而是城外的葬地。而从清末民国水井的发现来看,清末这里才开始有人类大量居住。

      赵晓刚认为,这片工地内发现的这些墓葬对沈阳市城市考古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汉代家族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汉代候城周边墓葬的分布,以及东汉时期沈阳地区的葬俗、葬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次考古工作结束后,有关部门将对这6座探坑回填,明年春天有望继续进行发掘。

      一座辽墓

      出土一件神秘无底陶器

      在本次发掘的6座大墓里,一座距地表1.1米的辽墓里出土了一件无底陶器,对其用途,有关专家也感到困惑。

      记者看到,这是一座辽代圆形砖室墓,墓顶遭到破坏,墓室有砖筑仿木结构。该墓北壁有砖砌尸床,尸床上放置骨骸,并有大量残破陶器堆放。

      该墓葬内出土器物33件,可以修复者19件,为近年来沈阳市市区范围内出土器物最多的一座辽代墓葬。其中在该墓葬内出土了一件精致的陶器,它近似陶碗,周围饰以精美的纹饰,但却无底。对此,考古专家们也不清楚这件精致的陶器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也许是生活用具?也许是冥器?一切尚待考古工作人员的进一步研究。从其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分析来看,修砌年代大约在辽代中晚期。


    (华商晨报)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