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唐代铸梵钟遗址亮相古钟馆!
  • 拼图大师半年还原清代瓷瓶!
  •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搬家
  • 重庆云阳深山出土商周早期古物
  • 新技术再现俄国皇室贵妇面容
  • 施琅后裔大马举办珍贵文物展出
  • 耗时25年调查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
  • 疑似楚庄王墓荆州开始发掘!
  • 湖北熊家冢楚墓开始前期挖掘
  • 台风桑美重创福建千年古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谁赋予了村民炸长城的权利?<%=id%>

    汉代长城
    残缺的汉长城遗址


      宏伟、壮丽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大奇迹。敦煌境内北端现存汉长城除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干线外,还有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段。然而,随着旅游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出于对汉长城遗址的好奇,随意翻越、踩踏,在上面拍照,给这些古遗址造成了很大伤害。

      汉长城仅剩四堵土墙

      8月2日,记者顶着42℃高温驱车来到了距敦煌市区100多公里的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千古绝唱,印证了当年边塞的孤寂和落寞。记者来到玉门关遗址前,昔日令无数文人墨客愁肠百结的玉门关仅剩四堵土墙默守着浩瀚的大漠。

      据敦煌市博物馆馆长傅立诚介绍,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如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记者眼前的墩墩台,四周被一米多高的铁栅栏围拢,千百年来由于风蚀雨淋,出现多处塌陷的痕迹,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她的种种不幸。在玉门关以西10公里的地方,记者看到这里的长城残垣高达4米,夯筑土层清晰,以黄土为基,红柳、芦苇、胡杨、罗布麻等夹在其间,植物层厚5厘米,沙土层厚20厘米。

      据了解,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长城、烽隧遗址中,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玉门千秋隧”出土的西汉纸,另外,著名的“敦煌汉简”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它为研究我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军事、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为了保护这些人类遗址,当地文物部门在此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站。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只能告诫游人和当地百姓不要随意翻越长城,或在长城上面留影,尽最大限度保护好这些古遗迹,使其不要在现代人手中毁灭。

      烽火台被炸取土

      敦煌市博物馆文物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敦煌境内的这些古遗址损毁非常严重,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由于这些遗址分布很广、远离市区,再加上资金匮乏,很难全面做到有效保护。雨水的冲刷和风沙的侵蚀使汉长城、烽火台容颜渐退,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坍塌、裂缝。以前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周围群众用炸药炸烽火台上的土用来修房子,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不具备执法权,只能对这些人进行劝阻。

      傅馆长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随着敦煌旅游的升温,每年来敦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游客到上述景点后,出于对汉长城、烽火台、古城遗址的好奇,随意翻越、踩踏、拍照等现象十分普遍,给这些古遗址造成了很大伤害,特别是那些自驾旅游的,更是肆无忌惮,很难管理。历经2000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与人为破坏,这些土遗址已大多面目全非,有的甚至被夷为平地,踪迹全无;有的被蜕化为田埂、浅沟,已失却往日的风采。

    【责任编辑 徐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