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考古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玛雅文字
  • 法国考察者发现洞穴史前壁画
  • 意大利冰冻木乃伊生前受排斥
  • 古生物化石*愈演愈烈
  • 金字塔石门后可能发现胡夫遗体
  • 郑和版世界地图震惊世界
  • 长乐宫发现最大建筑遗址
  • 陕西崖墓初步掀神秘面纱
  • 重庆暗道为700年前宋军秘密通道
  • 印度首次发现巨人脚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丹凤门遗址创隋唐城门考古之最<%=id%>

    中新社西安一月四日电 今天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证实唐大明宫丹凤门为唐长安城城门中最高等级的五门道制,体现了大唐皇家建筑的巍峨壮丽。有关专家称,丹凤门遗址的发掘结果与史料记载相吻合,其墩台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

      据记载,丹凤门是唐长安大明宫的南墙正门,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六六二年),是皇帝举行改元、登基、大赦等外朝大典之处,也是宣示皇朝政令、礼仪的重要场所。唐玄宗以前,大赦、改元的敕令多在太极宫的承天门宣布,唐肃宗执政后,皇帝起居在大明宫,故而大赦、改元的诏令改在丹凤门宣布。

      丹凤门遗址现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东段北侧。从二00五年九月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丹凤门遗址展开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发掘面积近八千平方米。结果表明,丹凤门为城门中最高等级的五门道制。发掘出的残存门址由墩台、门道、隔墙、马道、城墙等部分组成,但破坏较为严重,除西边的三个门道、隔墙、墩台和城墙保存较好外,其余的门道、隔墙、墩台、马道及城墙仅剩下最底下的夯土基础。整个墩台东西长七十五米,南北宽三十三米(包括护基和散水部分)。保存较好的三个门道东西均宽九点四米、残存进深二十三米,隔墙宽三米。

      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发掘出的丹凤门门道地面较平整,中部偏南处地面较高,尚存有部分木门限的遗迹和石门砧的遗物。门道两侧的夯墙下有南北向排列的长方形排叉柱坑,个别柱坑中尚保存有未移动的石础,其中心有长方形的卯眼。据专家介绍,丹凤门门道比明清北京天安门门道还宽阔,门道内竖立有巨大的木柱并架以横梁以支撑承重,这些柱坑即是立柱的支撑点。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于门道地面、隔墙上发现有火烧红土的痕迹,在门道的堆积中还出土了许多烧流的砖瓦残块。这些迹象表明,丹凤门最终毁于唐晚期的一场大火。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表示,丹凤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为唐大明宫遗址的整体保护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而且也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科学资料。

    【责任编辑 张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