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了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习单位要求我每月拉到100万元的开户款! ”“我到底是在实习,还是卖身为奴了? ”“我到剧组实习,本想学习场景调度,没想到却被要求跑龙套扮尸体,演不到位还挨了骂! ”暑假开始,踏上实习岗位的各校大学生表示遇到了和想象完全不同的实习生活,其中不乏陷阱、骗局,或是冷暴力、无所事事。高校就业专家对此建议:实习生更应该学会鉴别,勇于放弃。(详见今日本报A1叠04/05) 专家的建议固然有理,大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确实应该通过全面了解实习单位而作出理性的判断,如若发现遭遇实习陷阱,就该立即走人。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们也必须正视,实习的过程贵在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切不可只因在自我预期和实习现状中找不到平衡点就萌生退意。有时候,你所认为的“不可能”,或许正是进入某个行当、承担某份工作所必须经历的磨砺。
实习,顾名思义,是在实践中学习,即到生活中去了解如何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这一般也是学生在正式工作前必经的阶段。细看文章中大学生在实习阶段的抱怨,不难发现,这和以往一些新闻报道中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表述口吻非常相似。以在证券公司实习的小风为例,他对所在行业需要的品质概括是“脸皮厚,服务好,会忽悠”,但换个角度,何尝不能说要在这个行业干,要“懂得坚持,讲究服务、熟悉业务”?而当他抱怨“好不容易接到的大客户,又要‘进贡’给师傅,也就白忙活了一场”时,他需要明白这正是团队分工的需要——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一口气哪能吃成胖子,在业务不够熟练的时候,当然需要让师傅去接待大客户。这看似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他日他人也会“为你作嫁衣裳”。
人们常说,大学是个象牙塔。确实,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角色的转化过程中,人们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很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往往遭遇这样的尴尬,他们要么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被挖掘,要么做成一点事情就觉得自己很能干,从这方面来说,大学生目前在实习阶段遭遇的困难,是让他们提前感受踏上社会之后所要经受的心理落差,有利于他们在正式工作时更快地适应社会。
当然了,对于部分企业布下的实习陷阱,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必须出手。根据有关规定,目前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实习,与实习单位建立的关系在法律上不属于劳动关系,因此不受《劳动法》保护。要改变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的“真空”现状,出台一部详细、严格的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制度,也显得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