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结构性难题时,对很多人而言,毕业成了失业的开端。而前不久在黑龙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1”人才培养模式首届学生完成第一年工学结合学习任务结业典礼上,面对一群刚刚入校一年的大学生,完达山、龙丹、万家宝、飞鹤等乳品企业
的老总们明确表示,“这样的大学生,有多少要多少”。记者不解,这是怎样的一群学生,能获得企业老总如此青睐?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模式,能助推学生还没毕业就领到一张就业名片?带着疑问,记者分别采访了学生、家长、国乳中心的老师及企业负责人,答疑解惑。 大学生活从研究中心和企业开始
学习实训一年,孩子的心态变了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高职院校一直排名靠后,选择让孩子读高职是许多家长的“权宜之计”或“无奈之举”。可对于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乳品工程系大一的学生来说,这种观念早就变了,因为他们是学校“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者,也是受益者。据黑龙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建成介绍,这种培养模式是该校2009年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联合伊利、蒙牛、完达山、龙丹、飞鹤等15家国内著名乳品企业三方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入学第一年就进入国家乳业中心进行专业课学习并开展实验、实训、企业见习等实践教学;第二年回到学院完成基础课、公共课的学习;第三年到乳品企业顶岗实习。“今年这些学生完成了‘1+1+1’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学校邀请国家乳品中心的老师、乳品企业负责人、学生家长为首届143名学生举行结业式,是对学生这一年学习效果的检验和总结。”徐院长说。
刚刚拿到实训结业证的孙立影同学入学第一年,就进入了国乳中心和乳品企业边学习边生产,做酸奶做奶酪,画图纸做实验,俨然一个职业人。他兴奋地对记者说:“刚入学时我特别自卑,总感觉低人一等。可当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生产出第一桶酸奶时,心里别提多美了,现在我不再瞧不起自己,只要有技术有知识,就是当工人,咱也是高水平的工人。”工艺一班的孙忠宇说:“做人做事起点低一点不是坏事,我们在包装车间抓过包,在收奶间捋过管线,将来到了企业很快就能适应工作。有了车间工作的经验,大二学习理论时我们会更认真,因为我们更懂得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来参加孩子实训结业式的家长也感触颇多:“最初知道孩子上学不直接住校学习,而是到科研机构和企业去边学习边实训时,我真的很担心,心想没老师看着,没学校管着,这孩子能学好吗?可没想到,在车间呆了一段时间,孩子一下变得懂事了……”其实,许多家长都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担心,怕车间生产太累孩子吃不消,怕学校放手太快孩子变坏,甚至怕孩子太自卑心里不阳光,可渐渐地,他们就觉得这些担心多余了:喝上孩子亲手做的加了水果的酸奶,他们放心了;听孩子讲解那并不完美的工艺流程图,他们放心了;看孩子细心地记录数据设计试验方案,他们放心了……
从课堂直通车间
学习实训一年,学生的眼界宽了
科研、高端技术,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这些似乎很难连结到一起的事情却在黑龙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身上成为了可能。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李春梅老师说:“谁说我们高职的学生就不能搞科研,不能写论文,学生们刚到中心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们查资料、记载数据、设计实验方案,写乳品工艺方面的论文。虽然孩子们刚入学时有一点点自卑的情绪,可到乳品企业见习一个月后,变化很大,他们靠自己的观察画出一张张工艺流程图,虽然很粗糙,但我还是鼓励他们。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生产出酸奶时,多数学生都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现在,他们一次一次地做实验,一点一点地分析数据,特别认真。”记者了解到,黑龙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工艺一班陈美君同学写的论文《婴儿甜嫩玉米粉的研究》,已经在杂志上公开发表。
“经过这一年在车间里的摸爬滚打,我们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实战经验,在大二这学期再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既要动脑,又要动手,两者有机结合,我相信他们就是将来到工厂当工人,也是技术含量极高的。”李春梅老师说。
从学生到职业人
学习实训一年,学生就业的起点高了
在许多学生都在为找工作大伤脑筋时,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这样一所学校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