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阳”里的“居民”——氙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0-8-26 11:29:32 |
|
|
1965年春节,在上海南京路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大楼顶上,出现了一盏不平常的灯,它的功率高达二万瓦。每当夜幕降临,它大放光芒,照得南京路一片雪亮。然而,它并不大,灯管只比普通日光灯长一倍。人们称誉它为“人造小太阳。”
“人造小太阳”,就是高压长弧氙灯的通俗的说法。它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强的亮光呢?
原来,它里面住了一个非同凡俗的“居民”,这就是氙气。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是空气的三倍多。可它在空气中的含量实在很可怜,只占总体积的一亿分之八,因而人们难得见到它,怪不得当初发现它时就用拉丁文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生疏”,翻译成中文就是“氙”。
氙在电场的激发下,能射出类似于太阳光的白光,“人造小太阳”就是利用它的这个特异功能制成的。这种灯的灯管是用耐高温、耐高压的石英管做成的,两头焊死,各装入一个钨电极,管内充人高压氙气。通电后,氙气受激发,射出强烈的白光。
一盏六万瓦的氙灯的亮度,相当于九百只一百瓦的普通灯泡!“人造小太阳”的用途极广,比如电影摄影、舞台照明、放映、广场和运动场的照明等,都能用到它。
有趣的是,氙还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它能溶于细胞汁的油脂中,引起细胞的膨胀和麻醉,从而使神经末梢的作用暂时停止。人们曾试用五分之四的氙气和五分之一的氧气组成混合气体,作为麻醉剂,效果很好。只是由于氙气很少,所以目前还不能广泛应用。
氙也是情性气体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跟其他家族中的成员一样,它的“性格”也很不活泼,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懒惰”的元素,是“永远不与任何东西化合”的元素。
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终于降服了它,帮它改掉了“懒惰”的习性。在1962年,加拿大一位化学家首先制成了黄色的六氟化氙的固体化合物。紧接着,人们又陆续制出了赢的许多化合物。
氙不再是一种“懒惰”的元素,它也开始勤快地为我们人类服务了。
|
上一个化学: “烈火金刚”和“抗蚀冠军”——铌和钽 下一个化学: 高考失利后的N种选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