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0-11-18 11:36:59 |
|
|
观我国的德育实践,可以发现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德育的规律,没有与恰当的逻辑起点相契合、相适应。就目的而言,从社会本位出发,强调国家、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忽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和相互关心,要求高而抽象,脱离具体的生活实际。就内容而言,存在大而空的现象,一味的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忽视德育的育德本质和基本内容,远离儿童的生活现实,忽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在道德发展的起点上就试图用抽象的道德概念和内容来灌输,忽视儿童具体的人际交往方式、手段、艺术的培养;在方法上,一味的是道德知识的灌输,缺乏让儿童主动参与到道德现实活动中去体验,多的是“应该”、“必须”、“不许”,而不是积极地引导、劝说,创设情境,让儿童和平相处。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道德实践的逻辑起点,要求我们的德育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和学习着手,让儿童会合理地处理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与家人、同伴、邻里、老师等和睦相处,会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和年龄特征的变化不断向儿童渗透高层次的道德知识、情感和信念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等,让儿童参与到现实的德育活动中去,亲自实践和体验,逐步形成稳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同时还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整体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强儿童的自我修养,增强儿童的道德主体意识,使德育成为个体自觉的意识和享受。在当前社会转型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更应从培养基本的人际关系出发,发挥个体的主体性,超越现实不良的人际关系。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这样就会大大增强我国德育的实效。
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有助于正确认识道德的社会制约性和个体道德的超越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规定突出了人的社会性,正确规定了人。但有人以此为依据,夸大道德的社会制约性,忽视个体的主体能动性,把当前社会风气和道德建设中的问题完全归因于社会,似乎个体只能被动受制于社会,看不到个体道德的超越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16页。)就是说人虽然是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和教育的产物,但同时人也在接受着教育并改变着环境,改变着人际关系。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对人的改变和人对环境、对人际关系的改变是统一的。人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适应已有的人际关系,人具有主体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并改造环境、改善人际关系,并在改造环境、改造人际关系的同时,改造自身。这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实现的革命的实践。这种实践是对已有现实的变革和超越。一方面“现实的个人”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所制约和决定,另一方面特定的社会关系又为人们的活动所改变、所改造。超越性的革命实践正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过程。个体道德的完善正是在这种对现实的超越中实现的。对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16页。)对于个体在德育现实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同样如此。既要看到个体道德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的一面,同时又要看到个体主体能动性的一面,把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在德育中要注重个体主体性的培养,发挥个体能动性,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作用,主动超越现实的不良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不是被动地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要主动地变革和改造不合理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建立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型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化学: 高一化学新教材特点浅析 下一个化学: 女性夏季9项注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