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教学设计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1-8 11:34:49 |
|
|
由于同学之间的观点不一致,组内成员之间、甚至组与组之间都展开了激烈争论。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同学们踊跃发育,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思维自由。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学生归纳整理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书写化学方程式。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这一难点在实验探知中顺利解决。并且由实验引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相互讨论,是一种多项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模式。特别是在学生之间,语言特点接近,相互讨论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理解增强协作精神。在学生讨论时,我启发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观点做出及时反馈,以便调控好讨论的方向。学生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学情境中,从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或者顺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品德”的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回忆“黑面包”实验,根据现象分析可知,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放出大量的热,进而氧化了生成的木炭。反应方程式为:C+2H2S04(浓)CO2↑+2SO2↑+2H2O。从而明了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不仅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而且还能跟一些非金属物质起氧化还原反应。因为蔗糖脱水生成的碳被浓硫酸氧化,有大量气体生成,使“面包渣”发酵,现象才如同一个“黑面包”,让学生恍然大悟。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升
给出探究引新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知识迁移升华
问题1.为什么实验室制备氢气时常用浓硫酸来干燥?
问题2.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露制在空气中质量为什么会增加
问题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问题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价态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的特别的风光。H2S—S—SO2——H2SO4请根据硫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推测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浓硫酸的三大特性,然后追问浓硫酸为什么不能制备氢气?学生会水到渠成的知道是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的原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哦,原来这个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呀!享受求知的乐趣。
实验探究解决了所有设计的问题,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突破了重难点的学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乐在其中,在快乐中理解硫酸的三大特性—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课后反思: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体系,然后应用于广阔的科技空间。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硫酸这节课就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式新课,在这节课中重视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看,动脑思考,亲身体验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让实验成为帮助自己去探究知识的一种手段。学生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并与同学交流合作,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意识到合作是学习的一种途径,从学习知识上升到情感价值理念。在课堂中始终贯穿着导向性信息,这成为教师把握课堂的一条主线,学生既可完成学习任务又不会思路走偏,学生总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整节课整体的课堂效果是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探究,在快乐中完成了教学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
上一个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下一个化学: [教学设计]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