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法宝巧妙简化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步骤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2-24 12:29:10 |
|
|
中学化学常见的计算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涉及化学反应的计算,②直接根据概念公式的计算。而根据化学反应的计算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学生在学习和计算过程中容易对化学方程式产生过分的依赖,形成固定的解题模式:写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计算结果。但这种常规解题方法,环节较多,过程较复杂,出现差错的机会较多,同时也会因纯数字运算占用时间。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抛弃这种常规地解化学计算的方法,教会学生去巧妙地寻找化学变化中计算量之间的关系,就能做到事半功倍,还能减少出错的机会,提高解题效率。下面用例题介绍几种常用的运用关系式的方法。
一、多步或多个反应寻找相关计算量的关系式
例题1:在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5g中,加入稀硫酸150mL,标准状况下放出1.68LH2,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Fe2+完全转化成Fe(OH)2,共耗去了3mol·L-1的NaOH溶液200mL。求原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涉及5个关联反应的计算题,且习题中提供了5个数据,若按照常规解法就显得很复杂,也容易出现错误,而寻找计算量之间的关系式去求解就很简单。下面介绍关系式法解题的思路过程,读者可试着先用常规解法求解此计算题,再与以下用关系式解题法比较,就能体会到化学反应计算中运用关系式的简便.
解1:设原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根据题意和反应关系,最后生成的FeSO4中的SO42-全部由H2SO4转化而来,即中和过量的硫酸物质的量和FeSO4物质的量应该等于原硫酸物质的量,根据硫酸与NaOH的反应和FeSO4与NaOH的反应得:
H2SO4~2NaOH
12
C×0.153×0.2
C=2mol/L
解2:根据题意和反应关系,最后所有H2SO4中的SO42-最后全部转化到Na2SO4中,同时NaOH中的Na+也全部转化到Na2SO4中,根据Na2SO4中Na与SO4的对应关系,就可导出上述H2SO4与NaOH的对应关系式(2NaOH~Na2SO4~H2SO4)并求解。
例题2:取由镁粉、氯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组成的固体混合物28.8g,放人269.5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溶液的质量为291.5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思路分析:此题一共涉及四个化学反应,如果用常规解法,就很繁琐,也容易出错,但只要分析涉及的四个反应就可得如下的关系式:H2SO4∽MgSO4,根据此关系式,求出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MgSO4)的质量。
答案:22.6%。
例题3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思路分析:此题的常规解法是,分别设定钠、镁、铝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出它们各自所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求出结果,显然,求解过程相当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找出钠、镁、铝与氢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式,从对化学方程式的依赖中走出来?解题过程就会十分简单。以金属铝与足量的硫酸反应为例,根据相关化学方程式存在以下关系式:2Al∽3H2,即Al与H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式为:n(H2)=3/2×n(Al),由此可推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金属与酸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式:n(H2)=金属化合价/2×n(金属)。根据此关系式不难看出: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所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实际上就等于三种金属的化合价之比。答案:1∶2∶3
二、根据原子守恒,求找关系式
例4:将2.4克某+2价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用足量CO还原,反应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白色沉淀3克,则该金属是:
(A)Zn(B)Cu(C)Fe(D)Pb
思路分析:设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根据反应:RO+CO===CO2+R,可得关系式:RO∽CO2,又由题目可知白色沉淀是CaCO3,根据题目中的一系列转化得如下关系式:CO∽CO2∽C[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妙解化学选择题 下一个化学: 如何“巧攻”推断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