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心理按摩 营养补给有讲究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3-30 13:10:25 |
|
|
心理篇
与考生相处五大原则
面对孩子,家长们经常苦恼:“为什么他的情绪如此焦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的子女?”廖皓磊直言:做家长难!做考生的家长更难!他认为,在考前,家长与考生相处有五大原则:一是平等交流;二是少说多听;三是模拟考官;四是适度陪练;五是确保睡眠。
“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要实现平等交流,与孩子之间不宜以口号、套话交流。做父母的应知道,孩子最讨厌自己说的是哪些话。而倾听是建立和保持亲情的最基本的沟通技巧。为什么耳朵比嘴巴多?就是要你少说多听。”廖皓磊建议家长,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要了解孩子想什么?需要什么?
为何要模拟考官呢?廖皓磊指出,这是为了让考生提前习惯考场氛围。比如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每逢遇到考官巡视到身边就会很紧张,有的甚至会捂住卷子,这样的心理状态肯定会影响到考场发挥。他建议,家长在家中可以对孩子定期实施这样的模拟抗干扰训练。
确保睡眠是为了尊重生物钟规律。他强调,有的孩子因为紧张而睡不着,就服用安眠药。相反,有的孩子因为课业没有完成,很困很乏了也不敢睡觉。他说,千万不要让孩子吃安眠药,当孩子需要睡觉的时候,家长也应该为孩子“撑腰”。因为凡是符合人体生理学+心理学规律的,事半功倍,走向成功!否则事倍功半,走向焦虑。
如何缓解“考前高压”
在考前,不少考生会出现如下症状:引发纷乱的情绪,情绪波动。带来躯体各种不适反应,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眼花等躯体症状。可出现意识缩窄,对环境反应迟钝,对阅读试卷速度下降,总是做不完。这些都是“考前高压”的症状。
该如何给孩子们减压呢?廖皓磊表示,首先采取认知疗法。教孩子们认清压力事件的性质,明白中、高考对他意味着什么?不要把参加考试绝对化了,开拓他们成为有用之才的途径。纠正他的“考不上重点高中、大学一切都完了”的不合理信念。
其次引导考生分析学习中的问题。列出他目前的主要问题,并与他逐一分析,哪些是真正的问题?哪些不是问题,只是自己的“想象”,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它。确认自己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与他理性地分析,确认自己已能够处理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还不能独立解决。与他探讨解决的方法。
最后要控制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物质基础,一旦人的躯体压力大,精神压力也会慢慢增大,反之亦然。通过放松来释放躯体压力,控制了不良生理反应,精神压力也就会得到释放。
营养篇
走出营养加餐的误区
廖皓磊教授指出在给考生补充营养时,家长们普遍存在3个误区,在家长课堂上,他一一作了解答。
1.大鱼大肉能使成绩上升?
答:动物蛋白质中的谷氨酸的确对大脑的兴奋抑制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活跃脑细胞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蛋白质中的赖氨酸有增强记忆的作用。然而近年的研究却告诉人们,过多的蛋白质对人体并不是有益无害的,甚至可能导致未老先衰。那么,每天摄入多少蛋白是合理的呢?他认为原则上确保足够的蛋白质,不能超标。以一名身高170厘米、体重76公斤的男生为例,每日摄取蛋白质应为84~140克。鸡鸭鱼肉就是优质蛋白,大豆蛋白也是优质蛋白。
2.多吃菜少吃饭能提升营养?
答:不见得!因为大脑在工作时需要的是葡萄糖。从我们摄入的主食(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血糖)100毫升血液内葡萄糖的含量为80~120毫克,低于80毫克大脑就会反应迟钝,分析理解能力明显下降,学习效率降低。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3.少吃多餐是否适合考生?
答:关键是“多”字多多少?如果坚持一日三~四餐,让生物钟形成稳定的运转模式是可以的。其实吃饭不在乎餐次多少,而在于营养拥有。不需要为了补充营养而盲目地加量:过早后又过中,小消夜后再大消夜。
4.水有没有营养?
答: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水能供给考生生活、学习、考试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要的能量。提供人体的“建[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贫困生故事自述:你要跑得快! 下一个化学: 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地高考不是“异地高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