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实验五则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5-5 12:25:39 |
|
|
实验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而学生若能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在家里做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巩固课本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的科学态度,若能坚持,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办法。
本人经多次实验、改进,总结了几条与高中课本知识相前的,有的实验确是知识难点的有力阐释:
1漂白旧报纸
实验目的:验证SO2的漂白作用及漂白的不稳定性
用品:发黄的旧报纸一块,塑料饮料瓶(雪碧、可口可乐小瓶或纯净水瓶均可)一个,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塑料瓶自瓶口向下约20cm处用剪刀剪断,瓶口剪成锯齿形(为通气用)。
(2)将一块约10cm2的发黄旧报纸用水润湿,(防止火焰烤焦报纸)贴于瓶口上。
(3)划着火柴,迅速置于塑料瓶下端开口内约10m处。
(4)待火柴头燃烧完时,更换火柴,重复(3)操作,约用10-15根火柴。
(5)晾干气熏过的报纸与原报纸比较,有何变化?
(6)放置几天后,再与原报纸比较,有无区别?
思考:1起漂白作用的是什么物质?
2.放置几天后的气熏的报纸为何又恢复原样?
2谁先冒气泡
实验目的:掌握Na2SO4与CH3COOH的反应历程
实验用品:小碗两个、纯碱、食用醋
实验步骤:
(1)在一小碗内加一小勺食用碱,并用少量水溶解。另一小碗盛少量食用醋,待用。
(2)将纯碱溶液缓缓倒入醋碗中,并轻轻摇动小碗。观察实验现象。
(3)倒掉溶液,以水冲净,重复步骤1
(4)将醋液缓缓倒入碱液,并轻轻摇小碗,与步骤2比较
思考:(a)为什么加入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b)利用上述原理可否不用任何试剂鉴别这两种物质?
现象及解释:
步骤2现象:反应一开始就有气泡
解释:因醋酸过量,发生如下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步骤4现象:反应开始时无气泡,加酸至一定量后,开始有气泡。
解释:因Na2CO3过量,加醋酸时先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CH3COOH+NaHCO3+CH3COONa,之后再发生如下反应:NaHCO3+CH3COOH=CH3COONa+H2O+CO2↑
3焰色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Na、Cu、Ca的焰色反应
实验用品:铁丝一段,铜丝多股,棉花,食盐,洗净,晾干的骨头片
实验步骤:(1)观察液化气燃烧火焰颜色
(2)在铁丝裹一小团棉花置于蓝色火焰上方,观察棉花火焰颜色,移开铁丝,将棉花以水润湿再置于火焰上方观察。
(3)铁丝头另裹一小团棉花,以水润湿,蘸食盐置于火焰上方观察。
(4)将多股铜丝用砂纸擦亮,置于火焰上方观察。
(5)将骨头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
思考:干燥棉花蘸上食盐与润湿棉花蘸食盐比较,哪个操作正确?为什么?
4胶体凝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胶体凝聚的原理
实验用品:玻璃杯两个、木筷一双、泥沙土、水、食盐
实验步骤:(1)取等量的泥沙土少许置[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彩色焰火 下一个化学: 弥补用脑过度 高考生可吃海带红烧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