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 考生最忌打乱作息规律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5-26 11:24:01 |
|
|
抓紧时间“冲刺”!暂时少睡点问题不大。
好好休息,延长睡觉时间,谷出一个好状态。
孩子的心情最为重要,随心所欲不想睡就不睡!
全国高考即将开始,家长是考生的后勤保障,休息状况决定临场表现,今天,医健馆着重向读者介绍考生睡眠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何休息好,让考生保持最佳的应考状态,这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于是,不少考生家长纠结于睡眠时间长短,妄图找出个最佳答案。其实,在睡眠问题上,只要孩子没有失眠症,家长不妨“无为而治”。
因为,考前遵循平常的睡眠习惯最重要,按时休息,按时复习,瞎调整反而扰乱睡眠,扰乱生活规律,影响考生精神状态。即使孩子睡眠模式有问题,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随意打乱既有的习惯,企图通过考前仅仅“三把火”是很难达到好睡眠要求的,所以,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应该重视的是考生的睡眠质量。
○如何好睡
维持作息规律,重视睡眠质量
临近高考了,无论饮食还是睡眠时间,考生考前应该遵循平常的习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于征淼副教授指出,睡眠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没必要强求,关键要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家长更无须执著于“一天睡多长时间最佳”这样的观念,而对考生的睡眠时间长短横加干预。只要考生第二天睡醒后头脑清醒、精神愉快,没有睡眠不足的感觉,那就说明睡眠质量好,已经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考生完全可以按照原来习惯,平日的睡眠时间到了,就闭上书本上床,闹钟响了马上起床,不要赖床。如果考前精神紧张难入睡,家长可以想点办法,比如热水泡泡脚、饮一杯牛奶、一碗清心莲子羹,做做按摩,这些都是可以安神定志,帮助睡眠的小招数。
该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瑞芳教授认为,情志调节对考生也很重要。过重的学习及精神压力会大大减少睡眠质量及智力发挥,因此考生要适当放松心情,安排好学习与休息时间,学习之间听点轻音乐,做下深呼吸,饭后散散步,小小的休闲有利于释放压力,让精神缓和。研究发现,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促进身体代谢,使头脑运作更灵活。
此外,对广大考生来说,除了保证夜晚睡眠外,中午休息20~30分钟,能恢复大脑脑力。陈主任进一步强调说。
陈教授提醒道,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肠胃不适也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也会间接影响睡眠,所以,如何孩子睡眠有问题,不妨看看有无肠胃方面的问题,因而做相应改善。
○考生睡眠三大误区
Q:
俄国的彼得一世每天只睡5小时,爱迪生只要睡2~3小时就能恢复精力,拿破仑有时只要靠在树上打个盹就能消除疲劳。缩短睡眠时间,花时间多温习功课,是否也适合考生呢?
A:
爱迪生、拿破仑等成功例子只能算是个别特例,并不适合于每个人,特别是考生。
考前要保证睡眠质量为主,保持大脑的清晰,考场才能更好地发挥。仅仅依靠考前的加班加点,甚至牺牲睡眠时间来复习功课很难达到效果的,有时候适得其反,让考生上课注意力下降,思维迟钝。
长期睡眠不足,会引起体质下降,引起判断力减弱,思维迟钝,协调功能不良,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从心理学角度看,睡眠不足可造成心理疲乏,情绪容易不良变化等。
Q:
睡不好肯定影响考试表现,干脆多花点时间睡觉,休息好,状态才好?
A:
其实,睡眠时间不等于睡眠质量,睡得多不代表睡得好。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感到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不能企图用长睡眠来代替低睡眠质量,一个好质量的睡眠,即使只是5~6个小时也足矣。
而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基因、个人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家长确实可以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少噪音、黑暗、床褥清洁,床垫软硬合适),让孩子获得高质量睡眠。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专家指点:为何学生考场上“送分题”反失分 下一个化学: “学霸”腔调颠覆传统教育理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