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材阅读技巧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11-24 11:54:06 |
|
|
1.“语意式”阅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用类似学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化学课本。要求对课本内容逐句逐字地认真阅读。对重要概念、概括、结论以及关键的字、词、句作出必要的标记,并写出简要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要求分清段落和层次,抓住大意和中心思想,解释化学概念、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等,并研究课本中对问题的讨论方法(即写述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去阅读能够使学生了解教材内容的整体和结构,能够较全面系统地去掌握课本内容。
这种阅读方法一般比较费时间,适合于新授课的预习及课下阅读,也可以在课堂上安排“阅读课”,为了督促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安排“阅读课”。为了督促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不时地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并在课堂上提问考查。提问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考查学生是否认真阅读,采用全面提问有关知识的方法;第二方面是考查学生阅读的效果,可提问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做能使学生比较深入地进行阅读,并认真分析和思考,利于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大部分知识。
例如,在学习“煤和煤的综合利用”时,通过阅读,有的学生把本节内容分成了三大段:①煤的种类和组成;②煤的干馏和炼焦产品;③煤的综合利用。并总结出这节课的中心问题是讨论煤的干馏的实质和炼焦产品的成分及其应用,以此说明了煤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经过检查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法都能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需要指出,教师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做必要的讲解,要有针对性地对阅读方法加以指导和纠正。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采取分析的方法,把课本知识通过思考,消化吸收,避免死记硬背。
2.“提纲式”阅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课堂学习,课前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的系统性,分清主次、重点和难点,列出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依纲阅读。例如,学习“盐的水解”时,阅读提纲:(1)什么叫盐的水解?(2)盐的水解的实质;(3)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写法;(4)哪些盐可以发生水解?(5)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6)水解的平衡移动及其利用。这样列提纲为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提供了线索,指明了自学的方向,暗示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时,教师要巡视辅导,密切注意每个学生的情况,广泛地进行答疑、质疑,以便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克服学生理解问题时的思维障碍。待绝大多数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提问,归纳学生的意见,得出结论,纠正错误。对于学生可做点拨式的讲解,并注意提出解题的思路和研究的线索。采取这种方法课堂教学就显得特别活跃,学生质疑和讨论的气氛都比较浓。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记忆就比较牢固。
3.“习题式”阅读法
这种方法是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习题(即把课本问题化),让学生带着习题中的疑问去阅读课本。要选取与本节知识内容联系比较大的习题,且应用合适的梯度,并要具有启发性,但不宜过难。这样才有利于指导学生去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后,学生可先阅读再做习题,也可以先看习题,带着疑问,再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到课本中去找答案,辨正误。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比较有兴趣。同时,学生依照课本解答问题,可以学习教材中简明扼要而准确的表达和叙述,利于学生解题的规范化。
为了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发现学生有疑难问题,如果属个别的当即给以辅导,如果属普遍性的可在课堂上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内容,以及找出解习题的途径。
4.“实验式”阅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适用于实验内容,采取边实验、边阅读的学习方法。具体的操作法是:先让学生阅读实验内容,然后亲自做实验。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再阅读与实验内容有关的课文,这样可以改变心中无数,手忙脚乱,不注意观察现象的不良习惯。同时,学生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去阅读课本,便于理解反应和操作的原理,便于解释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
例如,学习“酸碱中和滴定”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实验内容,然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去实验,最后再让学生去阅读课本,理解和解释整个操作步骤的依[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反三四一”复习法 下一个化学: 酶的妙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