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改进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2-15 9:10:20 |
|
|
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1(必修1)的专题2的第一单元中,涉及氯气的生产原理时有一个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图2-2)。这个实验,对引导学生掌握工业上如何制取氯气的原理有着重要作用。按课本装置进行实验,需时较长,而且很难在试管里收集到氢气,实验成功率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一、反应在U型管里进行,使得离子在两极之间迁移距离过长,造成整个电路的电阻较大,电源功率损耗大,使阴、阳两极产生的气泡较少,很难收集到足够的氢气。二、用铁棒作电极,电阻大,表面积太小,不利于氢气的产生,也难收集到足够的氢气进行验证实验。三、尾气没有及时处理,不符合绿色环保的新理念。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探索和改进。探索一:以铁棒为阴极、石墨为阳极,直接插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发现两极气泡马上增多。这主要是由于电极靠近,离子交换快,电阻变小,电流强度增大,有利于气体的形成。探索二:将阴极换用表面积大的铁皮,生成氢气的量就马上增多,但生成的气泡却很小,呈“雾状”分布于水中,逸出速度很慢。探索三:我们把铁片对折,发现实验现象大有改观,生成的气泡比先前增大,但比较两极后发现,碳棒上生成的气泡比铁片上的大。探索四:尝试着用碳棒作阴极,但是生成氢气的速率又减小。由此说明:粗糙的表面有利于大气泡的生成,但碳棒电阻过大不利于气泡的生成。于是我们选择用表面粗糙的铁片作阴极,以提高氢气的产生量。探索五:为了较好地收集气体,我们把两个电极放在去了底的试管里,发现气流又有所减少,于是我们采用将阴极放在倒置的漏斗中,发现现象有很大的改观。一者有利于氢气大气泡的形成和收集,电阻也很小。至于氯气,为便于检验和尾气处理,同时减小电阻,采用壁上打孔的塑料管套装阳极的方法,发现效果很好。基于对上述实验的探索,我们有了下面的实验改进:
1、实验用品:
1.1仪器:直流电源、烧杯(2个)、试管、漏斗、泡沫片、导管和橡皮管若干
药品: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发泡剂
2实验过程(现象)
2.1先按照片所示的图把装置搭好。
2.2接通电源,发应发生,两端都有气体生成,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端,用淀粉KI试纸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则说明生成的是氯气;另一端则通入发泡剂,如果发现有气泡生成,用火柴点燃,能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生成的是氢气。(小窍门:保证气泡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空气。)
3实验装置改进后的优点
3.1实验装置简单,所需实验仪器几乎每个学校的实验室都能提供。
3.2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可用作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3.3采用点燃气泡的实验,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3.4加接尾气处理装置,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教育理念。
3.5通过教师对实验的改进,有利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增强他们实验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上一个化学: 比较“三池” 下一个化学: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