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2-21 12:11:04 |
|
|
,殊不知老师不是圣人,教科书上的内容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惟地相信老师和书本,缺乏叛逆精神。然而,创新却偏偏需要这种叛逆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设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叛逆精神,增强他们的怀疑意识。学生原本是相信书本和老师的,在教师设置的环境里,学生发现了老师或者书本上的错误,会改变他们对老师和书本的看法,认识到“智者千虑有一失”的道理,可能从此不在过分地相信书本和老师,而是用“扬弃”的辩证唯物主义眼光看待老师、书本,乃至整个世界。同时,也就打开了他们通往创新大厦的智慧之门。
设疑的方法有很多。故意出错是老师常用的手法。譬如,教学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的实验室制法,在试管里放入少量的Na2O2,再加入几滴水,这时,试管里会有气体生成,立即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到试管口,发现木条燃烧了。老师可以这样说,木条燃烧,说明试管里有可燃气体生成,因为,氢气可以燃烧,所以Na2O2和水反应不但生成了过氧化钠,而且还有氢气。让学生判断老师的说法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走入误区,也是设疑的常用方法。譬如,教学浓硫酸的氧化性,在试管里加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加入3mL的浓硫酸,用装有玻璃导管的单孔胶塞塞好,加热,研究放出气体的成分。可以提问学生: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的盐叫什么?铜置换了硫酸里的氢,那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在权威暗示的作用下,学生通常回答是“氢气”,其实,不是氢气。老师进一步问:肯定是氢气吗?为什么?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SO2,老师指出铜置换了硫酸里的氢,暗示着氢原子被置换出来,生成氢气,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歧途。“肯定是氢气吗?”表白了老师的观点,即生成的不一定是氢气,这就启发学生做出自我反叛,对自己原来的想法做出否定,另外开辟新的思路。学生经过这样的多次反叛,就会对老师的教学倍加小心,用唯我主义的眼光看待老师的教学,看待周围的世界。
另外,利用化学发展史上人们曾经对某些物质的误解设疑,也是一种好方法。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化学的发展也是如此。人们对某些物质的认识,最初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经过进一步研究,才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譬如,人们对汞的认识,最初人们从物质的存在形态,判定它是非金属,可是后来的研究发现它具备的是金属的属性。就又把它从非金属的行列剔除出去,放置在金属的行列里。连化学家都能够搞错的物质,学生更容易误解。所以在这些地方很容易设疑。
2、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实验的结果
化学“试验”是发现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是再现物质化学性质的常用方法。实验和试验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果,试验的结果是未知的,实验的结果是已知的。他们的目的也不一样,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物质新的属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再现物质的属性。实验和试验的思路却是一样的,都是让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观察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现象,研究物质的属性。正因为,实验和试验有这些相通之处,才使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化学试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化学试验中获取物质新属性的能力,以及事物新规律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做化学实验学生需要自己设计实验,配置药物,加热,……,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动手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化学实验的结论是通过观察实验过程的各种现象,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而归纳得到的。所以,通过化学实验,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从事科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
化学实验的教学,多数老师生怕学生做不好实验,习惯于自己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比葫芦画瓢重复一遍。其实,这样教学不好。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的是叛逆思想。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实验重复一遍,是在教育学生顺从,与创新的要求格格不入。创新要求创新者的思维是发散的,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有可能触击到人类未知的领域,有所重大突破。按照老师的思路实验,所有学生的思路都和老师的一样,思维的方向是单一的,肯定不会有新的发现。所以,教学化学实验,老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独立操作实验,在他们实在做不成的情况下,老师才给予指点。老师不要担心学生实验不成功,失败也是财富,有时候失败比成功的价值更高。
3、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漫谈科学实验 下一个化学: 研究化学教法,激发化学兴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