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科学家与导师的故事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9-12 12:11:27 |
|
|
“偶尔端着一杯咖啡,找个地方坐下来静静地思考时,很庆幸自己的幸运:碰到了许多好老师。”
这种“惬意”是很多科学家的常态,在他们身上,那些曾经给过自己学术启迪、生活智慧的导师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胡文平就是深得导师“真传”的一位科学家,近日向记者说起自己的导师,显得情真意浓。
硕士导师杜元龙
1993年,胡文平从湖南大学毕业。他的老师——湖南大学教授赵常就,为他撰写了一封推荐信,仔细封好,让他带给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陈家坚。
胡文平并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但他顺利地通过了面试,进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
他的硕士生导师是沈阳金属所研究员杜元龙。这位个头不高的胖老头儿,是江苏常州人。
胡文平进入杜元龙实验室的那年,杜元龙58岁,年龄不算老,但满头白发,风度翩翩。当学生们有什么问题请教他时,他甚至能告诉他们这些知识能在《物理化学》哪个章节里找到。
杜元龙指导的学生不多,直到退休,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十余个,但每一个他都能如数家珍。
2010年,胡文平听说杜元龙老师中风了要坐轮椅,赶忙去看他。两师徒坐着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杜元龙中风后嘴唇有些抖动,说话不太利索,但仍记着每一个学生,能说出来每个交往的情节。
谈到个别学生出国后与他失去了联系,他的眼里满是怅惘和牵挂;谈到有的学生现在事业发展得很顺利,他笑得连口水都会掉出来。
胡文平说:“杜老师一直是一位很有风度的老教授。当他口水掉出来的时候,我的心都在战栗,因为我看到了一位退休教师忠厚慈祥的心和岁月对他无情的刻蚀。”
博士导师朱道本和刘云圻
硕士毕业后,胡文平考取博士,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导师是中科院院士朱道本和研究员刘云圻。
开学第一天,他找到刘云圻老师的办公室。刘云圻瘦高瘦高,穿着一件较旧的圆领T恤衫,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文化衫。刘云圻话语不多:“哦,来了,好。报完到了吗?”他忙回答说:“报完了。”
闲聊了几分钟,刘云圻翻出一叠装订好的文献,“你就先看看这个吧”。然后让师兄领着他去实验室转转。
朱道本院士时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非常忙。开学第三天,刘云圻告诉胡文平:“明天向朱先生汇报。”
过了一天,刘云圻领着他走到化学所后门旁边的一个平房。平房有个很旧的木门,进门后,穿过一个2米左右的过道,有一个不大点儿的小房间,是朱先生的办公室。里面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两个柜子。桌子旁边还有两把不锈钢管的折叠椅。
朱先生个子不高,比较瘦,看到他们进来,赶忙站起来,准备去拿椅子。刘云圻赶紧说,“我来,我来”。
胡文平当时则傻乎乎地站在一边,不知道该干啥,“但两位先生的随和使我见面之初的紧张感很快缓解了。”他回忆说。
随后,两位先生对胡文平的课题方向进行了认真讨论: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彼时,胡文平完全不知晶体管为何物,心里暗暗叫苦不迭,但不敢出声,心里嘀咕着“好好干吧”。
可是没几天,胡文平就患了甲亢,每分钟心跳150次,比跑完3000米还厉害。他既担心,又害怕,住进了北医三院。
那时是7月的天,很热。但就在当天下午,朱道本和刘云圻骑着自行车、一身汗水地提着几袋水果来到了病房。两位先生详细地询问了病情,眼里满是慈爱。异乡住院,两位老师亲人般的关怀让胡文平感动。
接下来的三年中,两位导师简朴的生活、渊博的知识、平易近人的风格使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两位先生不经意间的生活点滴,折射出人生价值和意义。”胡文平说。
1999年,胡文平博士毕业,先后在日本学术振兴会和德国洪堡基金的资助下,在日本大阪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工作了三年多。2003年年初,他夫人受卫生部派遣去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工作。在犹豫一段时间后,胡文平在日本电话[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1 下一个化学: 化学重要知识点:燃烧及火焰的颜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