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0-16 15:46:53 |
|
|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作为化学教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在初三和初四开设化学课。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由少年到青年过渡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处于矛盾交错、过渡转变之中。他们虽然还比较幼稚但自己却已感到长大成人,有成熟的自豪感,产生一种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因。如果发展顺利则进步很快,一旦遇到挫折,便失去了自信心,可能会走向反面;他们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独立性的发展,使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越来越多地运用抽象逻辑思维,自己组织活动,自己管理自己。但是他们还不可能脱离家庭和师长,特别是初三学生,依赖性还很强,而且喜欢模仿成年人,模仿教师。针对初三初四的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按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课前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应使演示实验的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使每个学生都看清楚;教师要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直观上升到抽象思维。因为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及待探求其奥秘,因而产生了求知欲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所以他们会聚精会神的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过程,甚至有动手的欲望。这种积极性是很可贵的但也是不稳定的,只是停留在好奇和好玩上的暂时兴趣。所以教师要抓住和利用这种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形成稳固的兴趣。在演示前应当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让学生知道作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知道了这些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观察奇妙的现象的同时也会探索这一现象的成因。当他们的努力有了收获求知欲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就会逐渐巩固最初兴趣,形成钻研化学知识和探索物质内部构造的兴趣。
其次,学生实验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特别是被教师生动的演示进一步激发之后,不仅对观察现象感到有趣还渴望试一试。因此大多数学生有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有些学生缺乏自控能力,不注重操作规范,只求有趣的实验现象。这样,养成随意操作的不良习惯,所以在做实验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牢记每一次实验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并严格操作规范。保证实验顺利、成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与次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其特殊性,要求教师做到:
(1)、全面打好基础。实验习题方案的设计和操作要综合运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各种能力,因此,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打好各方面的基础,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运用“双基”学会观察操作实验,分析思考问题,以及练习运用实验解答习题等。有了这些基础,才可能顺利有效地做实验习题。
(2)、循序渐进选题,选择实验习题要适应学生的水平,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模仿逐渐增加探索成分,循序渐进地运用双基和发展智能。
(3)、加强设计指导。为防止学生设计解题方案时走弯路,浪费时间,必须给予指导。例如:怎样审题,参阅什么资料,启发思路等,但不可包办、代替,不允许教师把认定的具体方案、措施告诉学生。
(4)、鼓励探索创新。要保护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只需设计合理可行,就应提供仪器、药品。让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操作,即使有不足之处,也应启发其修正后实施。特别对那些有创见的设计更应给予鼓励支持,当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操作实验并获得成功后他们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次,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途径。教师应组织内容和方式灵活多样的化学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自然,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活动方式可采取做化学实验和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获得了很多感性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感性的实验现象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的高度,再由理论联系到[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化学实验中的先后 下一个化学: 加强实验探究教学 提高化学教学实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