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0-17 12:12:02 |
|
|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好奇心强,求知欲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
一、上好第一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初中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新的课程学生们充满好奇心,什么是化学?学习化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等等,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思考过。如何在学生一开始接触化学就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呢?上好第一课是关键。
上好第一课,教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我在教学时没有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一开始就进入化学的学习,而是先告诉大家老师给你们表演几个魔术。学生听说“变魔术”,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随后老师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感到惊讶。紧接着又做“清水写字”、“茶水变墨水”、“溶液变色”、“烧不坏的手帕”等“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学生们在观看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时,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惊奇、疑惑的神色。这时他们情绪激昂,内心兴奋,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被这些奇妙的化学现象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化学实验有了强烈的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再结合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国防科技、工农业生产、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作一些简单的介绍,通过介绍使学生们了解到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到化学科学与各行各业的相互联系和重要关系,掌握必要的化学常识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们树立要学好化学的信心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许多化学前辈和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实验中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了基础。再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先没有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做好学生分组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学生事先要预习,对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进行实验打好基础。学生实验时教师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注意事项,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实验结束,教师要做好小结,表扬鼓励做得好的学生,指出问题所在。
另外,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例如:如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假,讲了酸、碱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水样、土壤的酸碱性等等。
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验步骤简明,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止学生对实验产生害怕心理,降低学习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适当放松,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学游戏晚会”、[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个化学: 初三的孩子怎样学好化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