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1-8 12:17:39 |
|
|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真正优势,更没有确立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真正位置。近年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怎样更有效的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正是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基于信息技术资源共享、交互性强、多任务的特点,我试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建设网络化教材,创建包括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库、具有良好的协作交流功能的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方面尝试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我校先进的千兆校园网中网络教室可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如学生上网、学科教学、电子阅览、师生培训、兴趣小组活动等,我利用学校网络进行了化学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的尝试。下面结合具体课例进行分析:
课例: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这是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五章第5节的内容。由于高一学生未学习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弱。传统教学中的模型和挂图教学,学生不能全方位的观察,很难对分子形成立体概念。我利用chemsketch分子结构软件制作了教学所需的各种分子,并且把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且上课前利用微机课让学生学会简单应用chemsketch软件,以C60为例,知道其键长、键角、全方位旋转等功能。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本节教学。
学习目标:
1.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
2.理解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的含义及键的极性与非极性的关系。
3.通过课件中分子模型的观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通过亲手制作分子模型,体会化学中的对称美。
教学过程:
1.学生对照课本自学本课课件(课件在学校服务器上,学生可以直接打开或者下载到本机再打开)。
2.教师针对本节重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配合电脑动画加以讲解。
3.以具体实例,常见分子立体模型(应用chemsketch软件),师生共同解决本课难点: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学生总结规律。
4.组织学生组装球棍式分子模型,从亲自动手和直接观察中进一步理解各种分子构型。
5.按难、中、易将习题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让学生解决疑点:如何判断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6.有能力的学生自己用chemsketch软件或球棍模型组装曾学过的分子结构,并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我和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完成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学习。通过这次网络教学活动,我进一步深刻体会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越性:
1.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师只能针对多数学生能理解的水平讲课,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跟不上。更不用说信息的及时反馈,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对照课本自学课件内容,然后对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加以讲解。学生及时疑问,老师及时解答。最后巩固练习,分成难、中、易三个不同档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练习,并给出相应的解析及答案。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能所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各内容的学习顺序和阶段进度,使个别化教学不断成为可能。
2.多媒体网络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影响、声音、动画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刺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动物世界里的“化学战” 下一个化学: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