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概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你知道吗?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1-22 12:11:01 |
|
|
课本酸、碱、盐概念编排的顺序与呈现方式为:先以酸概念的形成作为示例,然后在“思考与交流”中让学生参照定义酸的方法,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碱、盐的定义。课本编写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突出新课标提出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实施与落实。让学生通过概念形成过程的学习与训练,初步掌握概念的形成方法。
酸概念形成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机械照搬课本呈现的内容,在写出HC1,H2SO4、和HNO3的电离方程式后让学生归纳酸的定义,此时学生只能得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而课本酸定义中关键词“全部”却不能自然生成,致使课本中酸的定义只能由教师生硬给出。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呈现正例二种酸电离方程式之后,没有及时呈现必需的反例电离方程式,从而导致学生不能精确化地概括出关键特征中关键词“全部”。根据概念形成规律可知,肯定的例证传递了最有利进行概括的信息,而否定的例证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因此概念设计的关键特征难以辨别,学生的正向概念往往难以顺延,反例能起到显示概念的关键特征,消除无关特征的作用,从而使概念概括精确化。由此可见,反例与正例在概念的形成中分别发挥着小同的重要作用,两者缺一不可。为此在酸概念形成的教学中,必须重视适时地呈现反例。相应教学过程可设计为:在同时呈现二种正例HC1,H2SO4和HNO3电离方程式后,向学生提出归纳性问题:二种酸电离产物有什么相同点?(都能电离出H+)追问: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就一定是酸吗?并同时呈现反例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在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NaHSO4不是酸而是盐。再问:为什么NaHSO4不是酸?当学生回答后,此时若问酸有什么共同特征?或从电离角度给酸下一个本质定义,应答叙述中必将自然生成关键词“全部”。酸概念形成的成功示范,必将会为学生独立定义碱与盐的概念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上述两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发现两个问题本质是相似的,概括地讲是概念形成的方法存在问题;具体地讲是忽视反例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运用,从而导致难以形成本质概念或精确概念。由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正例与反例的齐全是自发生成概念的前提和保证,反例在概念的形成教学与巩固教学中尽管作用不同,但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有关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反例的选择与科学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反例在概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上一个化学: 电解质概念教学的策略,你知道么? 下一个化学: 怎样掌握化学药品的使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