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在化学课堂中
---二轮复习中练的设计与监控
蔡海波
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 311261
【内容摘要】新课程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这也是广大一线化学教师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怎么练,为何而练,练什么,怎样提升课堂练习的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探讨了有效的化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目标,监控的角度、尺度、量度等问题,对操作层面作了细致描述和客观剖析。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个性化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解题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 设计 监控 原则 目标
一、缘起:为何要重视练的设计与监控?
(一)案例两则
[案例一]
9班的男生小A是一个很认真的学生,上课听得仔细,笔记做的很完整,而且平时作业也及时完成,除此之外他自己还买了些资料在练习。但每每测验,成绩却总是在中下游徘徊。有次课后,小A来找我,说“课堂上老师讲得我都能听懂,但是自己在做题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案例二]
高中学生中流传着“物理难,化学烦,数学作业做不完”的话。我在班级内做课堂调查时,很多学生提到化学知识零散,甚至有学生说化学可以当成是文科了,内容多,记得东西也很多。感觉高一高二单元测验考试成绩还好,但到了高三二轮复习时,知识的大量集中以及综合运用,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水平。有学生和我交流时就说到,感觉知识点掌握的还可以,但遇到综合题就是不能发挥出来。
为什么这么努力,成绩还是上不去?为什么到了高三,学生这么惧怕综合题?这些普遍的现象,让我陷入深深地思考。
(二)由案例引发的思考
反思化学课堂,与其他的理科一样,在课堂上,老师永远在黑板前左右移动,板书是一板又一板,力求将每个知识点讲到最细,最透。接着就是无止境的练习题,希望学生把每个知识点的题目练到面面俱到,不可漏过一题。以为这样,学生的成绩才会有保障,可是结果却是“南辕北辙”。
原因分析
1、君子竖耳,不动手。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一直在深思高三学生在这一年里要做几千道题,可面对同一类型的考题时却失分较多的原因。我想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过于“保姆”。整堂课,挥汗如雨,板书满了又满。学生忙于听课,却失去了高三复习最重要的原则:动手。学生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听,没有消化的过程和自己动手的过程。印象不深刻,只会在同一个题上跌倒无数次。
2、忙忙碌碌,碌碌无为
高中化学的本身特点是知识的细、零、散、杂,而新课改在教材编写时又把某些同一知识分散到教材不同的章节中,或者先给出一个浅显易懂但并不全面的知识,在以后的章节中再去完善,这就决定了第一轮复习完知识还比较零散。迫于高考 “指挥棒”的压力,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高分,教师的知识归纳加大量的习题训练,成为高三教学的固定模式。没有经过设计与监控的题海,使学生疲于应付,忙于做题,没有时间自我归纳、提升。
二、思考:怎样设计与监控课堂练习
(一)课堂练习设计的相关内容
1、整理设计的对象
分析《考试说明》和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浙江卷、江苏卷并以北京卷、全国Ⅰ、全国Ⅱ作为参考,从中归纳总结出选择题、大题的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选择题: 7道题共涉及12个知识点,大致如下:
(1)化学与环境、生活、科学技术等知识的综合;(2)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定律);(3)离子方程式;(4)离子共存;(5)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热化学方程式;(6)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7)原电池和电解池有关知识;(8)电解质溶液有关知识;(9)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10)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化合物知识;(11)化学实验有关知识;(12)有机化学有关知识。
四道大题:共涉及6个知识点,(1)化学实验;(2)无机推断;(3)电解质溶液;(4)原电池和电解池;(5)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6)有机推断。
[1] [2] [3] [4] [5] [6] [7] 下一页